ruppsn
2018-06-07 17:48:53
- #1
这里很多东西混在一起了。有人在为一个家居技术论坛做广告,推荐的东西我已经能猜到了,这在hifi论坛里也很常见。那里总是最新、最好的、最贵的东西才是标准。
这样也可以把讨论扼杀掉。大量 (!) 不同于自己观点的意见,会很快被归类为无关紧要,因为大家都是技术狂热的极客,对现实的看法有偏差。也算是常见做法。
DIN标准,通风方案。事实是,完全没有任何强制通风的建筑是合法的,而且总是由建设单位陪同,并指出必须定期通风!例如,我们拿到了一本房子的手册,如果放弃强制通风,里面非常明确地说了这一点,并且描述了如何正确通风。这样责任就落在了客户身上。
事实是,这个情况其实不完全正确。
“在德国,从那以后必须证明是否在没有主动开窗通风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足够的湿气排放。如果制定了通风方案,居住者有法律义务遵守。如果建筑师或设计师没有指出缺少通风方案,或者未达到DIN 1946-6标准,则其在发生霉菌损害时要承担责任。
[...]
通过一般条款和条件中的相关条款,这一点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非常详细的通风指导成为合同的重要部分。即便如此,法律专家认为很难排除不符合通用技术规则的情况。为了保险起见,应设计通风方案,以现实估计人的通风行为,确保卫生空气交换。通风方案会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来源见上文。
总结来说:简单说“我们不装,只要每天通风两次”是相当有争议的,尤其是湿度保护必须独立于用户行为。
某些承包商(总承包商、建筑师、施工单位……)不遵守应做的事情,在建筑行业并不新鲜。但我觉得这种偷工减料因为普遍存在而自我合理化,确实有点奇怪。
顺便说一下,标准并没有说必须安装机械控制通风系统,只要空气流量足够——当然也可以通过窗槽通风器实现。是否选择,这又是另一个问题(我觉得新建房屋用机械通风非常过时,且省错了地方。但这只是我的主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