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ckSteinGotik 2021-04-29 22:54:37#1 我今年一月自己也付了很多学费。我还以为我能把那栋我眼中价格过高的房子砍价20%……结果完全没戏。那时候也让两家银行对房子进行了评估。它们说房价高出了30%。 你后来有没有知道那栋拼凑房到底是以什么价格易主的?也许你只是那个傻瓜,让卖家的价格泡沫破裂了,而最后的买家才以低10%的价格成交?
我今年一月自己也付了很多学费。我还以为我能把那栋我眼中价格过高的房子砍价20%……结果完全没戏。那时候也让两家银行对房子进行了评估。它们说房价高出了30%。 你后来有没有知道那栋拼凑房到底是以什么价格易主的?也许你只是那个傻瓜,让卖家的价格泡沫破裂了,而最后的买家才以低10%的价格成交?
Bbra-tak 2021-04-29 23:14:48#2 你有没有知道这个手工房到底以什么价格易主?也许你只是那个傻瓜,让卖家的价格泡沫破裂,那些最后的买家才以低10%的价格成交? 我不太清楚,毕竟怎么会知道呢?但我估计在40万到43万之间。也就是至少比我们当时的最高出价高4万。 现在我们以48万买了,对那个房子可一点也不留恋 :cool:
你有没有知道这个手工房到底以什么价格易主?也许你只是那个傻瓜,让卖家的价格泡沫破裂,那些最后的买家才以低10%的价格成交? 我不太清楚,毕竟怎么会知道呢?但我估计在40万到43万之间。也就是至少比我们当时的最高出价高4万。 现在我们以48万买了,对那个房子可一点也不留恋 :cool:
SSchimi1791 2021-04-30 06:35:39#3这有什么用?除了收到耸肩和被示意出去之外?还有人因为觉得彼此投缘而放弃五万到十万欧元吗?对一些卖家来说,知道房产会落到哪一双(好的)新手中也很重要。比如我们就是这样。
ZZaba12 2021-04-30 07:18:09#4 有些卖家也很在意房产会落到哪双(好的)新手中。比如我们家就是这样。 好的,我改变态度了。 可能有一些年长的人不知道如何在剩余的生命时间内花掉5万到10万欧元,并且没有后代,或者对自己的家庭/孩子漠不关心(不论理由如何)。 没错,我确实太年轻,无法理解这种思维方式。 如果我身为一个没有后代的老人处于这种情况,我宁愿把钱赠予陌生的家庭,也不愿把它留给猫或者捐给动物收容所。
有些卖家也很在意房产会落到哪双(好的)新手中。比如我们家就是这样。 好的,我改变态度了。 可能有一些年长的人不知道如何在剩余的生命时间内花掉5万到10万欧元,并且没有后代,或者对自己的家庭/孩子漠不关心(不论理由如何)。 没错,我确实太年轻,无法理解这种思维方式。 如果我身为一个没有后代的老人处于这种情况,我宁愿把钱赠予陌生的家庭,也不愿把它留给猫或者捐给动物收容所。
Yypg 2021-04-30 07:23:31#5 如果我是一个年长的人处于这样的情况 我们也考虑那位自己亲手建造房子的年长业主。 有些人倾注了心血,对于寡妇来说,这往往是已故丈夫的一生心血……这些都是宁愿卖给一个友善的家庭,而不是卖给那些想在这美好的纪念上建两栋双拼别墅的地产商的理由。
如果我是一个年长的人处于这样的情况 我们也考虑那位自己亲手建造房子的年长业主。 有些人倾注了心血,对于寡妇来说,这往往是已故丈夫的一生心血……这些都是宁愿卖给一个友善的家庭,而不是卖给那些想在这美好的纪念上建两栋双拼别墅的地产商的理由。
BBackSteinGotik 2021-04-30 07:34:42#6 我不知道确切数字,怎么会知道呢?但我估计是40万到43万。所以至少比我们当时的最高出价高出4万。 现在我们以48万买了,也不会为另一栋房子流一滴泪 :cool: 这正是关键。这不是网上说的“最后价格”。银行已经不跟进了。这也不是“最后的最后”报价——你找到了更好的东西。 看看最新的房地产泡沫报告,正是那里说的最后价格推高因素——由恐惧(FOMO)和群体压力驱动,大家还想买点什么。最重要的是参与。不管买什么,都觉得之后不会有更好的了。
我不知道确切数字,怎么会知道呢?但我估计是40万到43万。所以至少比我们当时的最高出价高出4万。 现在我们以48万买了,也不会为另一栋房子流一滴泪 :cool: 这正是关键。这不是网上说的“最后价格”。银行已经不跟进了。这也不是“最后的最后”报价——你找到了更好的东西。 看看最新的房地产泡沫报告,正是那里说的最后价格推高因素——由恐惧(FOMO)和群体压力驱动,大家还想买点什么。最重要的是参与。不管买什么,都觉得之后不会有更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