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 - 我们的建筑公司想要多收21.4%

  • Erstellt am 2021-09-07 16:10:26

Tarnari

2021-09-11 00:42:51
  • #1
我完整跟进了这个帖。我猜我比你认识Pinki的历史要久得多,但这根本无关紧要。 我的真正问题仍未得到回答。你用了一条明确、易懂且正确的法律作为例子,针对Pinki所遭遇的情况。我问的是,应该是什么样的类似法律,才能保护Pinki免遭那样的情况? 不过你说得对,这确实有些超出范围。
 

Markiso

2021-09-11 01:12:07
  • #2


你这是故意的吧……还是你真这么认为? :D
我已经多次重复了,我说的并不是针对Pinki的。我还要多明确呢?根本没有这回事。你的问题在你看来可能是未回答的,但那是因为你的问题根本没有契合我所说/写的内容。没什么可以回答的……我根本没表达过你一直写的、误解的那些意思。

再说一次,我只是想举个例子说明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而不是说我想要建筑领域的撤销权。这里指的是我和比如11ant等人在这个帖子里短暂讨论过的内容,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指我关于一般而言建筑法中小房主法律状况很糟的观点/意见。
 

Pinkiponk

2021-09-11 08:26:34
  • #3

实际上,我以为合同方会通知我们价格变动(通过一封正式的信件,附带理由、撤销期限提示、退出条件等),并且从6月30日/价格保证期结束后就等待,不是等我们去问。当我在2019年12月签订合同时,想事先了解公司是否预计2020年会涨价,否则我们会留出更多时间。当时论坛有人提醒我,这样做不明智,因为这会促使他们涨价。
 

Pinkiponk

2021-09-11 08:49:13
  • #4
补充说明,因为处理时间已超时:
在6月30日之后什么都没来,我甚至还想,“哇,他们真好,居然连每月0.4%的额外费用都没向我们收取”,对这家公司非常赞赏。 :-) 我真没想到会有人在下午晚些时候,临近下班时,通知那些需要4.5小时车程的“客户”要多支付xx%的费用。不过,在论坛上我已经被提醒过建筑行业是“特殊”的,也读过你们分享的一些令人震惊的案例。实际上,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想找一家德国本土老牌公司。凭现在所知,我反而更愿意购买现有建筑,尽管有很多缺点。还有,虽然我现在肯定会被“批评”,但我在第一次付款时(应在样品确认前支付),甚至都没有扣除那5%的费用,我本来可以扣的那个“确切术语我忘了”,因为我觉得那样不公平。现在想想,我只能笑笑……真得先笨到这种地步才行。 :)
 

ypg

2021-09-11 10:52:14
  • #5

我们当时也没扣除。之前不知道这回事。

……对我们来说,这没有改变什么。我不会说这是傻。毕竟建房子不是为了吵架。
 

Pinkiponk

2021-09-11 11:00:02
  • #6

谢谢,我很感激你的理解。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