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nari
2021-09-10 23:44:07
- #1
抱歉,处理时间超过限制,所以现在补发:
仅举一例:德国常见的14天撤销权虽然不可比,我也不想要什么撤销权之类的,但它展示了理论上消费者保护的可能性……不必那么极端。
抱歉,我完全支持Pinkis的观点。对我来说,这闻起来像是陈年旧事。
但将其与远程销售法中的撤销权相比确实不合适。这里涉及的是明确的产品。成千上万批量生产、规格统一的东西。
法定撤销权只适用于远程销售法中的购买,因为产品不能事先被检查。因此,尽管有些普遍的误解,零售店中并不存在撤销权。还有通过互联网或电话完成的合同,因为同样假定签约时合同的影响范围不明确,客户必须有机会在签约后检查所购买的物品。
个性化产品例如明确被排除在外。委托制作的画作、定制家具等皆不可撤销。这里当然也有解决途径,但非常复杂。
我认为,房子a) 是极其个性化设计的产品,b) 几乎没人会在线设计并委托建造房屋。通常根据承包方会拿到合同或报价,可以慢慢阅读后决定是否委托。
远程销售法中的撤销权很好(遗憾的是常被滥用),但这里不适用。
除此之外,我担心 可能被欺骗了。换你的立场,我真的建议找律师咨询。至少知道自己作出决定的依据是什么,以及是否需要支付更多费用。律师可能会说“根本不行,没胜诉的机会”。
这并不意味着诉讼,只是出具一份函件,让你们在案件中处于不同位置。
律师也可能说“嗯,很难说。这让我觉得不太靠谱。我能帮忙,但不能保证有效。”这就是博弈。
最糟情形他会说“抱歉,一切正常,没戏。”
无论哪种情况,你们都有选择权决定下一步。起初这只是法律咨询,仅此而已。
我想了解自己处境如何,然后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