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 - 我们的建筑公司想要多收21.4%

  • Erstellt am 2021-09-07 16:10:26

Tassimat

2021-09-10 21:12:03
  • #1
通常我很喜欢你的写作风格,但最近你确实有点过头了。经常真的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

回到主题:

我完全不同意。§312g 对我来说很明确,"在营业场所之外"。这里的价格上涨是有意在营业场所内谈判并确定的。如果有需要并且可能,应该找别的条款,而不是“上门交易条款”。
 

Myrna_Loy

2021-09-10 21:38:41
  • #2
好吧,信息是取之不讨义务。从一月开始,价格上涨如疯猪般在新建村庄中飞奔——我最迟应该在三月份就去了解我需要面对的情况。而且我不会在价格保护期结束两个月后轻松地去参加样板房的选样。自价格爆炸开始以来,我们多次询问了各个工种,计算是否仍然准确。这也是建房时必须做的事情。
 

PeterB85

2021-09-10 21:45:46
  • #3


抱歉,但我完全不同意。这是服务提供者的根本送达义务,而不是客户的!遗憾的是,人们常常发现,“服务”这个词在我国已经不再特别重要。但我拒绝将这种情况称为正常状态。
 

Gerddieter

2021-09-10 21:57:14
  • #4

你好,我正在巴登-符腾堡州南部(奥芬堡和弗莱堡之间)寻找一位总承包商。你说的听起来不错——你能告诉我名字吗?
谢谢,GD
 

Markiso

2021-09-10 22:13:48
  • #5


正如我所说,我自己也是法律专业人士,很清楚情况。敲门当然是律师来的,但这(如预期)并没有造成区别。情况更像是看:对方有多大。律师来不来在这里并不那么重要……似乎这在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模式。

如果我是在德国执业的律师,我会在村子里四处兴风作浪,无论我赢不赢。即使因此“只是”给他带来费用和麻烦……是的,情况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但这已经不属于话题范围了 :D

建筑行业简直就是一团烂摊子,只有极少数诚实/优秀的。因此,必须在法律上清理一番。消费者保护不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急需的。不是,现行法律只是保护销售者/制造商。我敢这么说,是因为即使我曾经工作的那些大型制药公司也不敢这样做……即使是对最小的合作伙伴。一方面因为没有法律上的随意权,另一方面因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尊重。建筑行业已经丧失了所有良知。这是我的经验。对于那些还找到好的诚实建筑公司/手艺人的人,我感到高兴。
 

Markiso

2021-09-10 22:26:59
  • #6
抱歉,处理时间已超时,因此补发:仅举一个例子:德国常见的14天撤销权虽然不可比较,我现在也不想要撤销权之类的,但它展示了理论上消费者保护的可能性……不一定非得这么极端。
 

类似主题
04.07.2015带有融资条件的房屋合同,寻求律师10
21.04.2016对临时边界建设的同意,是否需要撤销权?19
21.07.2020寻求律师起诉建筑公司52
11.04.2020建筑法 - 是否聘请律师还是暂时不16
28.06.2024建筑许可 - 律师有用吗?12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