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们那边是怎么样的,但我认识一些赚得更少的人(就我而言),却依然建了大房子。(我不是嫉妒)但我在想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也曾经这么想过 :D 我主要的感觉是“顺其自然”和“接受剩余风险,只要银行同意,就干吧”。
当然,还有一些因素是外人不太能看清的。家庭的资助,也被提到很多次了。
我认识的上一代人(是的,是的,那时情况还不一样,废话不多说)也有很多情况,事情并不总是顺利的。比如“外部设施五年后仍然一团糟”,再比如“当孩子1/2出生时,几乎没剩下钱”,还有“家里人说‘我们搬进去后会慢慢完善’,但十年过去了,他们仍然没达到目标”,另外不能忘记一对在入住一年后因为压力分手的夫妻。这些都是我更熟悉的人(大家庭成员,或我父母和岳父母的亲密朋友)的真实例子,不是听说的熟人或熟人的熟人。当然也有很多人一切顺利,但很多时候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妥协,那些妥协并不一定从外表一眼能看出来。
听起来很糟糕,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找到了幸福。这就是我所谓的“完美时机永远不会来,生活就是这样曲折”。当然,没有人想头脑一热跳入万劫不复(我对某些人的感觉就是这样 ;)),因此提醒风险和临界点是很有必要的,也确实可以努力去降低风险。但即使有风险,还是可以决定去建房子。前段时间这里也有评论说,“我当初专门没有拿融资做讨论,因为大家都会反对”。这个论坛的建议通常偏向保守和安全。(我倒是更喜欢这样,而不是听到“是的,绝对做吧!”而心里却觉得“这钱真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