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制冷功能的地热采暖 - 可调节吗?

  • Erstellt am 2013-10-29 09:17:38

merlin667

2013-10-29 13:50:41
  • #1
我会这样表述:如果整个房子有良好的隔热措施,完全可以保持房子的温度(制冷需要“稍微”多一点功率)。
我为我的情况做了一个计算:
平均传热系数(U值)为0.17,表面积为465平方米,温差假设为10°C(24°C -- 34°C),约需要790瓦的热负荷。
但是:
根据我的能效证明,八月份有777千瓦时的太阳能收益,八月平均每天有7.1小时的日照,平均功率为3.4千瓦,房子每天被加热7.1小时。总的制冷功率约为4.1千瓦 —— 这已经不少了。
例如,如果地暖系统供水温度控制在15-16°C,视具体条件,冷地板上会出现冷凝,此外地板摸起来会感觉冷:
在30°C/50%相对湿度时,露点温度约为17°C;在35°C/50%时,约为23°C。
也就是说,在35°C/50%的条件下,降到24°C时,空气湿度非常高,大约90%。

因此,我将带集成制冷功能的风冷热泵与住宅通风系统中的地热预热/冷却回路结合。
如果将空气从35°C/50%冷却到17°C,然后再由排风加热到23°C,相对湿度约为55%。
理论上,我可以将地板温度设定到22°C,这样既远离冷凝点(17°C),也不会觉得冷。

刚刚重新计算了一下:
在这些状态变化和空气流量180立方米/小时-207公斤/小时,以及焓变32.9的条件下,通风系统单独可提供约6.8千瓦的制冷能力,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只是地热交换器必须设计得当,才能长期实现这个效果(温差+流量等)。

但只要你不能“干燥”空气,我认为在制冷系统上投入大量资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虽然温度会凉快些,但湿度会非常大)。
 

kaho674

2013-10-29 14:25:52
  • #2
我已经经历过风暴了。你的攻击因而徒劳无功,只是让我感到烦躁。所以我之前才说过,让祭司和传道者去找别的牺牲品。但对那个自以为是的€来说,重要的是“外在形象”——因为他认为必须保护“他”的羊群。我倒觉得这都是自负,极其让人厌烦。对不起,因此我不会再回应你的说教了。
 

kaho674

2013-10-29 14:33:54
  • #3

从这里开始我就听不懂了,但我忍不住笑了。这可真是深思熟虑。:cool:
问题是,你想达到什么效果?比如我不打算在40°C的阴凉处把整栋房子保持在20°C。我们的目标是,比如在28°C的夜晚将卧室保持在24°C。
 

merlin667

2013-10-29 15:01:40
  • #4
嗯,你住在哪里夜间温度有28°C?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轻微降温,我这么说:如果你有这个功能,而且两个循环泵(1个水-盐溶液循环泵 + 1个地暖循环泵)产生的余热少于你的冷却效果,那还是比没有被动冷却好——即使还是热,26°C也比28°C好。降到所谓的最佳睡眠温度18°C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不介意每年几欧元的电费,那为什么不呢——睡眠感谢你。

回到你的问题:我一开始就告诉你,通常加热回路分配器上装有球阀,你可以直接关掉(这对其他的影响程度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的观点原则上没错,但以我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深入分析,很快就会发现,它不再那么容易让普通消费者理解(莫利耶h-x图,“简单”的热工计算……)。
我的计算绝对是简化的 :) 没有考虑构件的升温等能量因素。
 

Mycraft

2013-10-30 09:00:03
  • #5
嗯,事实是,使用这个制冷功能几乎只能制造出1到2度的温差……所以没有真正的制冷,想要的效果是不会出现的……但回到你的最初问题,是的,你可以把某些房间隔断开来,这样实际上就能把整个制冷集中到一个房间里……
 

€uro

2013-10-30 10:02:58
  • #6

正确,这1到2开尔文的差异是过去的经验(露点温度),没有考虑各自具体的边界条件。
对于夏季负荷情况,其状况与冬季负荷(采暖)类似。
当冷负荷较小,采用被动方法(建筑结构)或间接冷却可能足够。
对于较高的冷负荷,不得不使用技术制冷。通过需求导向、整体规划/设计,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瑞士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趋势:采暖度日减少,而冷却度日增加。

能源节约条例对夏季负荷处理较为忽视,因为其主要关注的是一次能源层面的采暖运行。这显然是因为采暖度日多于冷却度日。然而,能源节约条例基于一个标准地点,其数据无从反映实际地点的具体情况。
因此,不允许将能源节约条例或KfW认证的最终结果用于采暖或制冷系统的尺寸设计或能耗说明!
特别受影响的是1.5g等级的建筑方式,带有暴露的屋顶位置和方向。几乎不可能指望受控住宅通风能产生明显或持续的冷却效果!
我本人对此做过实地测量。屋顶表面温度达到约90摄氏度,通风保温层上方可达65摄氏度或更高。
理解这样的供暖面在夏季“有效”程度,无需太多想象! ;-)

此致
 

类似主题
26.07.2012在受控住宅通风系统中的通风14
09.12.2012气候毯与地板采暖13
20.12.2013新建地板采暖代替散热器和受控居住空间通风;是还是不是?15
06.11.2015设置带地暖的受控住宅通风KFW 7018
19.09.2023通过含盐溶液热泵的地板采暖进行制冷45
09.05.2016遵守2016年节能条例及以下供暖设施14
04.06.2017我们是哪种受控住宅通风类型?10
16.07.2017节能条例,KFW55,KFW40 或 KFW40 Plus19
06.06.2019夏季使用空气-水热泵、地板采暖和/或通风系统进行制冷?29
11.10.2018将制冷集成到受控住宅通风中还是单独安装空调?14
01.02.2019带冷却的受控居住通风:盐水地热热泵代替空气-水热泵?30
24.07.20192016年节能条例或KFW 55,适用于带有空气-水热泵和受控住宅通风的平房,附加可选光伏系统47
30.04.2025可逆空气-水热泵与带加热功能的空调22
09.10.2020空气-水热泵的制冷功能加价?22
03.11.2020KfW55标准/受控住宅通风或节能条例标准的独栋住宅 - 经验与观点?22
24.08.2021通过地暖使用热泵制冷?117
19.01.2022带有地暖、居住通风和空调的新建筑21
25.05.2022空气-水热泵 + 地暖 + 带热回收的受控居室通风 - 独立房间温度可分别调节?10
05.09.2024分体式空调和带热回收的控制住宅通风系统44
26.07.2023空气对空气与空气对水热泵 KFW55 房屋 - 制冷功能重要48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