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空气-水热泵与带加热功能的空调

  • Erstellt am 2020-08-12 22:42:41

Arauki11

2025-04-30 07:56:29
  • #1
你的房子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特别是隔热标准?
这个话题非常个性化,因为每个人对热量或温度的感受完全不同。
有些人对轻微的空气流动感到不适,有些人对[控制式住宅通风系统]的空气噪音感到烦扰,还有些人对空调吹出的过凉空气等感到不满。
单一意见对你没有太大帮助;做的事情总是很多的,也可以学会接受。每种解决方案都有其特点以及利弊,最终你需要自己权衡。
因此,首先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你重视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或者你目前对某些事情的看法。
 

UnfähigerBeamt

2025-04-30 09:05:31
  • #2
隔热标准介于KFW 40和55之间。木结构建筑方式。确实非常个性化,但我正试图在这个信息丛林中稍作摸索。冷热感受是一方面,但这我能很好地判断。因此,我尝试将问题尽可能保持一般性:即是否会感觉到气流?我现在听说了所谓的“无风”技术。也许对此有具体的经验值。

我们重视的是:
- 空调系统。降温2-4度是不够的。
- 此外,我们不想脚冷(例如通过地源热泵的制冷功能)
- 暖空气本身被认为是舒适的,到目前为止从未用过地暖,因此本身并不“怀念”。

我们绝对不想要的是:
- 坐在沙发上能感觉到气流(无论是加热还是制冷时)

可能的问题:
- 起居餐厅约50平方米。可能需要一台更强的设备,这显然会带来更强的气流。(或者在大房间里用两个设备)

成本问题:
我们收到两个报价。一次是传统地暖加通风系统=62,000欧元;一次是带天花板嵌板的LLW=40,000欧元

对完全相同的建筑来说,差别巨大,显而易见。
 

nordanney

2025-04-30 09:33:12
  • #3

但技术却完全不同。一个设计良好的控温住宅通风系统,比如通风口不直接设在沙发上方,你是感觉不到的,或者只有当你开启派对模式时才会感觉到。

空调=空气流动。你无法避免,因为这就是供暖的方式。温暖(或冷却)的空气必须吹入房间。
地暖和控温住宅通风系统=如果设计正确,没有明显的感觉效果(除了新鲜空气和温暖的房间),但无法达到你想要的制冷功能。

你想要的那种万能系统,最好通过建筑构件激活=混凝土核心激活来实现。尤其是强制制冷通常会伴随空气流动。
 

Sahitaz

2025-04-30 09:53:34
  • #4
我基本上也对这个主题感兴趣。
我希望能得到对我想法的纠正(或者可能的认可——不过我不太相信会认可):
- 在新建筑中,通风系统现在几乎成了准标准。这里我是否可以使用空气对空气热泵,同时进行制冷/制热并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如果管道截面积太小,可以在还处于设计阶段时以低成本调整基础设施),还是说我离适合制冷/制热的可用基础设施太远了,以至于这样做根本不合适?
- 如果我一开始不愿意投资,想先看看是否可以不用投产空气对空气热泵,因为遮阳设计足够好且房屋中有足够的热质量来避免严重过热(加上夜间通风和旁通的轻微制冷效果),那我甚至可以后期再加装这台空气对空气热泵。
- 因为使用空气对空气热泵时我还需要热水供应,所以我想到了空气对水热泵。我考虑的是一个非常小型的空气对水热泵配合地板采暖,夏天还能稍微辅助制冷,负责热水供应,并在冬天承担大部分供暖功能。

实际上,首先是一个带通风系统和空气对水热泵(包括地板采暖)的常规系统,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通过空气对空气热泵快速且低成本地扩展它。
 

nordanney

2025-04-30 10:13:51
  • #5

通风和供暖是不同的技术。并不是每个有控制住宅通风的房间同时有排气和送风。所以方向上也不匹配。此外,体积流量也是不同的。
目前已有的是控制住宅通风的补充方案,例如具有2.5kW制冷能力的设备——但这也有其成本,并且需要一个合适设计的控制住宅通风系统(如保温管道、最小体积等)。


参见第一个回答。

如果你用空气-空气热泵供暖,你还需要一台热水热泵。我理解你第二部分的意思是,你几乎想安装两套供暖系统。就像一辆汽车同时有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可以交替工作一样。
 

Sahitaz

2025-04-30 10:25:31
  • #6
先谢谢你的回复!这个价格真是令人震惊 :O
是啊,问题是带新风的房间不正好是我想要冷却的那些房间吗?我大部分时间都会这么认为。
所以我倒觉得这算是个较小的问题,因为正好是起居室和活动室通常都会有新风供应(我之前甚至考虑过这个,只是没写下来——但确实是个合理的观点,也许对每个人来说没我这么适用)。
绝缘管道是个非常好的点!谢谢你。
接下来就是问题,如何用什么样的体积流量达到多少冷量,或者通俗点说,“我能用在受控居住通风中合理利用的体积流量获得多少冷量”。

最后一点更像是“我想要空气-水热泵,因为它是房子的基础,如果我有空气-空气热泵,我就可以额外利用它来减轻空气-水热泵的负担,或者让它工作在效率更高的区域”,
更类似于混合系统——不过我其实并不是混合动力车的粉丝。
 

类似主题
09.12.2012气候毯与地板采暖13
31.10.2013带制冷功能的地热采暖 - 可调节吗?21
20.12.2013新建地板采暖代替散热器和受控居住空间通风;是还是不是?15
25.08.2014分散式住宅通风,排气热泵——经验?10
06.11.2015设置带地暖的受控住宅通风KFW 7018
19.09.2023通过含盐溶液热泵的地板采暖进行制冷45
23.10.2015装配式房屋供暖:燃气 / 空气热泵 / 地板采暖22
30.12.2016带有或不带有受控居住空间通风的地热泵18
06.06.2019夏季使用空气-水热泵、地板采暖和/或通风系统进行制冷?29
06.06.2018空气源热泵与循环水壁炉的组合18
11.10.2018将制冷集成到受控住宅通风中还是单独安装空调?14
01.02.2019带冷却的受控居住通风:盐水地热热泵代替空气-水热泵?30
08.06.2020风空气热泵 vs 风水热泵 vs 环沟集热器 - 区别50
09.10.2020空气-水热泵的制冷功能加价?22
24.08.2021通过地暖使用热泵制冷?117
23.06.2021受控住宅通风——进气 / 排气位置规划60
19.01.2022带有地暖、居住通风和空调的新建筑21
25.05.2022空气-水热泵 + 地暖 + 带热回收的受控居室通风 - 独立房间温度可分别调节?10
05.09.2024分体式空调和带热回收的控制住宅通风系统44
26.07.2023空气对空气与空气对水热泵 KFW55 房屋 - 制冷功能重要48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