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我对这里这么快就能得到专业建议感到震惊和惊喜。提前感谢所有人,当然也感谢那些提出批评意见的用户。
为了让我们都能在同一基础上继续交流,我必须更具体地表达一些观点,纠正某些内容,同时也接受某些事实。
我试试用引用功能:
KfW40 或其他超标规范是给那些自认为必须属于生态可持续先锋派的建筑主人的产品,最好是为收入较高的积极分子算计的梦想。想要对普通大众有更好的良心感,同时还能几乎自给自足,那就别做梦了。
我们确实有环保意识,但我会把程度评为“平均”。
考虑 KfW40 完全是出于财务考虑。如果你按现有技术标准新建房屋,可能花点额外成本就能达到 KfW40,我们当然愿意为此争取补贴。这里的动力很明确,主要是经济方面。最终必须比较投入和产出。如果补贴高于投入,为什么不呢?
因此,最终可能是非 KfW、KfW70、KfW55、KfW40、KfW40+ 等等……
每月节能带来的积极副作用我们认为是“锦上添花”。
同样适用于作为住宅小型出租商(即出租附属公寓)的职业起步:对普通收入者来说,这样“算账”是不合算的,拥有1个住房单元的出租人最多不过是自负盈亏的业余爱好(而且,不,这也不是养老保障,那是愚蠢的投资顾问之词)。
我们不打算再出租新房。附属公寓本来是为了获得更多补贴。我们是因为一位好朋友选择了这个选项才想到的。事实上,他的祖母确实住在他们独立的套房里。但附属公寓可以设计在上层(作为独立单元),同时共同使用。
这里,附属公寓纯粹是经济考量。其实这不是昂贵的扩建,而是把现有上层空间“预留”为独立单元。厨房最终依然可以变成洗衣房,公寓门也可以敞开。
一个好处是更大的居住面积,这也是为什么提到200平米居住面积(2x 100平米)。
根据描述的需求和条件,我认为你属于没有附属公寓的普通房子,那就看看那些讨论140到160平方米家庭住宅的主题吧,那些也是“普通人家的梅耶穆勒舒尔茨”。
是的,最终很可能确实是这样,这对原始计划的某些让步来说也可以接受。生活不是点歌机。
不过附属公寓(形式上的)想法让我难以释怀。即便是160平方米居住面积,也能安排一个附属公寓。
这典型是忽悠。没有地皮,只卖壳子。但壳子不会跑。就好比有人卖你一辆没有轮胎的车。总有一天会有轮胎,但适配Fiat,不适配你的Opel。
完全正确。这也是让我反感的地方。没有地皮,任何规划都是无意义甚至无用,因为你可能必须重新设计。在“梦想阶段”签字,那时你戴着粉红色眼镜,看到自己的梦想屋,最终失望极大,只听到“这不怪我们。如果你们有适合的地皮,我们可以照样建。”恭喜了。
我必须“强烈”反对。虽然暂时无法给出完整数字,但从现有数字和直觉看,KfW40(+)的加价低于补贴额。尤其是带附属公寓时,200平米能拿两次25%补贴。
这正是我们的动机。包括2次 KfW 补贴加 BAFA,给我们算了约七万欧元的补贴。实际上把债务从约53万降到46万左右。
我得说,这听起来很有吸引力。
200平米新房总价46万。几乎像《图片报》那样美好得不真实,不过正因如此我想深入了解。
(没有想就领取双重补贴引发道德讨论的意思)
忍不住笑了。这是Allkauf Haus在德国的标准套路。无论是实体还是装配式房子,没多大差别。
是的,我已经看到好多次了。点点常识,听从直觉,应该能帮助决策。
你希望自己新房里有租客吗?
不会,正如上文所说,新房不考虑租客。开始的帖子写得不够明确。
一方面是科隆的二手房,另一方面是40公里外的新房。
你会愿意在距离科隆40公里寻二手房吗?为什么不呢?应该还能考虑的选项吧?
你查过你那的地价吗?
22.5万买200平米我觉得忽悠人。要有人付出巨大劳动。就算是手工匠人也需要时间费用支付。
是的,公正起见,我们也会在距科隆40公里外找二手房,也在找。
只要更大的新房通过 KfW、附属公寓等不成为彻底空想,同等费用下我们会更倾向于新屋。
科隆地皮几乎普通人买不起。平方米价格大约800到1000欧元左右。
22.5万买200平方米只包含预制屋和屋顶、天窗、外墙、窗户、窗台、外墙抹灰。仅含内装材料,但不含地面、隔墙、室内装修。算下来,要300千欧元,加地皮和其他费用。
欢迎加入论坛
也欢迎来到狮子窝!你提到不少“敏感话题”,如 Kfw40,附属公寓,反感中介,误以为预制屋总是木结构,许多愿望与收入和自有资金的矛盾等。现在你需要厚脸皮了。
谢谢。是的,我之前完全没意识到,也不是故意的。现在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别处有好的投资”,是说你还有更多钱储备吗?
两年前我们投资约8万欧元买了另一处房产。那时有其他私人原因和不同优先事项。那笔钱我们不能也不想变现,实际上这笔钱已经不存在了。
这很紧张。假设160平方米乘以2200欧元/平方米,加上5万附加费用,总计40万欧元。车库、外部设施、厨房没算,地皮大约10万欧元。能买到吗?
不行。即使40公里范围内也找不到10万欧元的地,至少12万到15万。
这里有不少高价愿望。你的预算内得选出真正重要的,舍弃一部分。例如两个车库可以留待将来有钱时建。
无论如何,你目前做得很对,没签任何合同。先找合适地,看看剩多少钱。
还要注意,新房价格水平会和带维修的二手房相近,继续寻找地皮。别气中介,事实如此。
感谢提醒。我们确实得做出让步。
我们确实想建新房,但如多次提及,地皮问题是最大挑战。
二手房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但我引用自己一句话:
只要更大的新房通过 KfW、附属公寓等不成为彻底空想,同等费用下我们会更倾向于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