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把数字弄错了:拥有一套公寓的是35%!(抱歉,那天状态不佳……)
现在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典型的盖房人还年轻,远未达到其中年净收入水平。因为那38%中也包括那些已经拥有房子很久的人。
这只有在年轻的盖房人以后生活中工资出现“跳跃”时才成立。但这需要极端的工资增长(净差异可达60%)或者从一开始假定收入接近相应门槛。
现在来了最致命的论据:我虽然只是传统支行做建筑贷款审核员18个月,但新贷款中收入超过4000欧元的情况极少。
我相信你,不过这只是一种局部且暂时的见解。别忘了建筑贷款不一定意味着新房建设。
统计数据支持我的观点。
拥有独栋房的是65%,拥有一套公寓的是35%。当然,也有非常贵的公寓和非常便宜的独栋房,但一般来说,独栋新房需要花费更多资金,因此也更可能要求更高收入。问题是,这里包括了多少新建房?
所以我查阅了一些统计数据。
1991年至2014年的23年间,共发放295.6万套“单套住宅建筑”的建筑许可(应该指独栋房)。平均每年约13万套新建房(90年代及2000年代初比现在多)。
将这平均13万按一个房屋应持有的80年计算,总计为1040万,大约接近1100万独栋房的数量,这些全是德国家庭所拥有的。从中间值来看,这数据似乎挺合理。
不过没人拥有自己盖的房子长达80年。我姑且算60年左右,大约为780万户拥有自己建的独栋房。这里包括享受退休生活的,也有刚开始还贷的。
但如果知道660万户年收入3200欧元及以上,推测大多数养老和退休人员不会包括在此组(以及其上层)。问题是:有多少退休家庭?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65岁退休女性的预计寿命约为21年,90年代初约为18年。假设家庭在所有成员去世后才解散,且男性寿命较短,约有60年的使用期中20年为退休期。剩余的40年,平均每年13万户房主仍居住在房中且未退休,总计约520万户。
如我前面所述,通常是收入较高者买得起(也愿意买)新房,因此将新建房数量按收入层次递减分配是合理的。
我们知道有370万房主家庭净收入4500欧元及以上,剩余150万房主家庭净收入介于3200欧元至4500欧元之间且未退休。
当然部分每净收入4500欧以上家庭可能买了汉堡或法兰克福的公寓,也有3200欧元以下的可能在东部建了好房子,但总体来看这些“例外”数目有限。
这些数据当然不是绝对、可靠的结论,但我仍然认为,如果统计数据允许任何推断,那是支持大多数建房者净收入约在4000欧元及以上的假设。
这也得到了已知的家庭平均净收入(在房子住不超过20年,净收入在3700-4500欧元之间)的支持,考虑到无孩家庭购房且收入未因兼职或临时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