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ant
2023-10-10 02:17:15
- #1
我只是描述我的情况,不想在这里开始关于哪种建造方式更好或更差的建议或讨论。每个人和每个时间点情况都可能不同。
首先感谢 —— 这种 “姜戈类似的故事” 对受影响的人来说往往比专业的建议更有价值,或者至少是不可替代的补充。没有哪种建造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万能“圣杯”(无论是石头、木材、泥土等等),相对地也没有哪种方法总是更差。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想去巴黎,那么通往罗马的多条路又有什么用呢?——我总是建议不要仓促做决定或轻易固定。很多具体情况下,一种方法更好,而在同样多的其他情况下,另一种或第三种方法更优。同样,经常的结果是“平局”,或者更积极地说,是“多条可能路径的丰富多样性”。
我的印象是,预制房屋制造商(不是全部,但肯定很多)都有一套框架,如果你不符合,就得多付钱。
顺便说一句,“预制房屋-Guido”(Freyermuth,为了再提一位知名同行)也有类似的说法。尤其是针对那些明确以“廉价”定位的供应商。
我们的计划也是把平面图拿去找其他预制房屋或砖混建筑厂家做个比较,有几个报价,可以比较参考。对于这么大一笔钱和项目,尤其是没有经验,我们不想把所有赌注都压在一张牌上。
这个期待可能有点过头了,但我走的路也类似 —— 具备四十年经验的前提下。我会关注四到五家供应商,木结构和石结构混合选择,作为“定方向”的准备。
你有推荐可以联系的人吗?
这因地区而异,这个论坛中,如果谈经济型房屋,估计Danwood评价相当不错。
我还是不知道是否应该或必须从零开始。原来的方案(最初是转角扩建)我们觉得还相当不错,基本满足了所有需求。
是的,明确一点:必须。计划其实不能用了 —— 因为不能在预算内实现这点不容忽视。而且计划没法被简单调整回来。不要把重新开始看成是对已喜欢方案的无理打击,而应看作是方案“全新生命的重塑”。这位“建筑师”明显业余操作,绝对不能再让他负责。所谓转角“凸窗”不过是个伪装的无能,将空间布局硬塞入一个框架。这基本是个错误,有趣的是市场反而乐于接受它。
我已经阅读过这条规则,也查阅了相关博客。我们那儿坡度很小(60厘米),所以按照规则,建地下室可能意义不大。而且土壤条件也不好。
换土虽然不能增加空间,但成本不低。最终的结果是“无地下室”,但“地面以下”的费用还是会发生。也就是说,即使没建地下室,你们的房子地上部分也必须更小。
你的意思是你提供联系建筑师的服务?还是基本支持平面设计?
建筑师寻找、平面设计辅导、建筑公司推荐等等。只要从“准备”版块跳转到“服务”版块即可。针对你们情况,首先是“小型方案点评”、“大型方案点评”和“定方向”。
我们现在打算和建筑师一起做建筑前期申请。他说房屋外部尺寸必须固定,包括在地块中的位置,以及屋顶形式、楼层数、有无地下室等重要参数。根据建筑师与建设局电话问询,都是允许的。我还附上了张航拍图,可以看到地块坡度。红色约为房屋一侧。街道上都是老建筑,右侧是新建区。这有助于说明情况吗?
有帮助 —— 虽然没想象中那么大。建筑形态对于建筑前期申请确实需要确定(至少是初步方案等级),是的。不过这里比预期更可有可无。但建筑师若严格专业,完全可以避免预算超支。
这正是我们希望建筑师做的,等他度假回来。两个儿童房必须同样大小且都朝南。
不,不妨放弃这个建筑师。相同大小的儿童房一般只适用于同卵双胞胎,否则是家长的非理性愿望。最坏的情形是,孩子做作业时会因无遮挡而晒得受不了。和以前一样。
我们在Sweet Home 3D里也开始做过。
好用的纸质方格纸仍然是无可匹敌的,尽管没人愿意听这个。
但根据11Ant的地下室规则,更倾向于“无地下室”建造。[...] 有没有大致经验法则,房子需要增大多少?
土豚跟蚂蚁没关系。经验法则很简单:每平方米需要的地下室空间必须1:1补偿;每平方米不需要的地下室空间则0%。
我们会看看Rensch-Haus。这个名字让我有点抗拒,觉得像廉价货 —— 而且选择太多,这个不在优选范围。小规模制造商真的值得尝试吗?我听说他们经验不足,建造周期更长,错误更多。有的说像小公司会更贵。
Rensch-Haus更属于Weberhaus/Schwörerhaus那个层次,如果Luxhaus已经太贵,那看Rensch就是浪费时间。手工厂显然缺乏它们的工业化先驱所积累的经验。这是我不会让他们在我自住房项目中弥补的。但是否更贵?微调配置后基本不是。它们更偏生态板块,面向对价格敏感度不同的改革派客户,不是普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