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ant
2018-01-13 14:59:35
- #1
通过这个论坛,我想和那些使用过这种建筑风格(Neopor 模板砌块)的建房者交流。
或者我下周会去不来梅参加汉莎建筑展,并在Isorast.de的展位了解相关信息。两年前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建筑风格,当时就被它吸引了。
你为什么对此深信不疑,特别是你认为它相比其他装配式建筑系统有哪些特别的优势?
Isorast确实是该领域里较早的品牌之一。这些系统起源于60年代,虽未能“征服”市场,但却一直存活至今。目前它们看起来尤其符合时代潮流,特别是对外墙保温系统(WDVS)的建房者来说,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其原理是让房主自己动手建造自己的家,同时使用一种被动放弃的模板,这种模板聪明地直接由保温材料制成。因为这种方式是干法施工,完全不使用砂浆或胶粘剂,只是直接插合,这吸引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目标群体:即那些因缺乏抹子、垂线和水准仪的专业技能而受限的人。
而在这一点上,我很难想象你作为一个建筑手艺人会属于这类“工具障碍者”。所以我更倾向于你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也就是说,选择装配式建筑是可以的,但应选择加气砼而非模板砌块。
在这方面,也有完全不同的供应商:模板砌块供应商通常可被看作是增值建材经销商:你就像买“一包‘Miracoli’”一样,拿到精心配比的刚好数量的砌块和配套的施工方案,调料包一样还带了所有管道等等。可那种真正的管道安装专业人员—现场继续安装管线的—你还是需要自己去找(这个例子有点糟糕,SHK行业你在GWS领域应该有不少同行,但其他工种基本也是一样)。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整屋交付者”。而加气砼装配系统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像选择半成品房一样,附加各种工种。这里就是不同的服务深度。
模板砌块显然也专注于自建者—我还没听说有建筑承包商采用这种材料。这反过来意味着:很难找到那些你对他们说“我自己做墙体,之后你们继续施工”(或者“请使用这种材料,我想参与施工”)的承包商。相反,你必须分别请来各个工种,将“墙体”这一基础部分延伸成完整的房屋。
就我个人而言,我也不太喜欢两面墙都贴泡沫塑料。我本来就不喜欢在外墙上安装遮阳棚或卫星天线—但我希望能在内墙上随时用常规的办公桌安装技术随便打几个孔钉东西。
此外,我对模板砌块使用者的印象是,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系统研究得很透彻,配套了各种特殊构件满足所有需求;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狂热”地希望用自家的材料建整幢房子(而其他如Poroton承包商则更开放,愿意用加气砼、石膏或轻质隔墙建内墙)。
综上所述,我支持你去展会看看,特别是在装配式建筑层面做进一步了解,但我建议你也去加气砼和混凝土砌块供应商的展位转转。正如上述,Kern-Haus这种供应商形态,你也可以去找专业承包商看看他们做出的整幢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