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必须非常熟练,
学到的就是学到的。不过通常(对于现代且经过深思熟虑的安装)这其实是不必要的,你只需在分配器中换一根线缆即可。
我在讨论中发现,传统的KNX支持者和我的优先级完全不同。
是的,大概就是这样。就像按键电话和智能手机一样。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自行车vs汽车,等等。
我喜欢手动开灯,
我从未理解其中的乐趣,不过这里还是各有喜好。不过我的经验是,一旦人们亲身体验到一个可正常运作的系统,并开始逐渐适应它,那么这种按开关的需求会迅速减少,反而很快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如果那陈旧的灯光甚至不能自动开关,需要住户干预,就更显弊端了。
但在KNX系统中,两种方式都能实现,只要真有这个需求。毕竟只是一颗按钮。
我希望尽可能多的插座都能独立控制。不分组,单独控制。
这没什么难的,用KNX,而且现在成本不到20欧元/通道,确实可行。
问题是要达到这种灵活性需要多少预算?
这很难确定,因为每个人对于系统的运作方式和房屋需要的附加功能都有不同的设想。
而且在考虑时,常常忽略的是,不应预计额外收费,而应从一张白纸开始设计。
如果我想灵活,基本上首先要到处铺设总线或预留管道。
是的,总线必须到位,但这本来就是必须的,前提是系统要做到位、符合标题中所说的未来保障和规划,而不是随意“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我看到邻居有一些KNX装置,花了几千欧元,只控制灯光和卷帘。没有窗户传感器,没有气象站,没有控制插座。
是啊,那其实不是真正的“KNX”。如果连基础配备像气象站都没有,这系统还能做什么呢?剩下的就更不用说了。
我能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安装方案。就是传统的1:1搬过来的。说实话,这就像小朋友的生日派对。
我必须承认,光是电气部分多花大约3500欧元,用来铺设预留管道、光伏、电信插座、更多的插座,以及一个5x10线缆用于22kW壁挂充电桩,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我也是。因此规划是关键。这样可以避免大错和额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