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在第一版基础版本中,当然应该到处都有KNX线。每扇门旁边至少有一个KNX总线耦合器。客厅将安装3个百叶窗控制器,其他地方都是卷帘。百叶窗和卷帘需要风力传感器、太阳强度测量(=天气站?)以及可能的当天天气预报?
我设想应该有一个离家模式,可以在入口处集中切换。所有卷帘都会切换到自动模式(百叶窗根据采暖季节或制冷季节开或关),并且某些插座会断电(炉灶、烤箱、电视等)。
走廊和楼梯我们试着用运动或存在传感器。我仍然想安装嵌入式总线耦合器,这样以后还可以切换到手动。
可能为了将来的更改,使所有光源可调光是有意义的?也许我以后只想开走廊一半的灯光等等……
扩展步骤包括:
- 窗户传感器(主要用于在离开家时显示入口处是否有窗户未关闭——或者窗户传感器还有其他意义吗?)
- 接入烟雾报警器
关于房门,我其实想保持传统方式,机械钥匙。
我们可能会安装Wolf CWL(300或400)和Rotex HPSU compact。后者具有制冷功能和卫生热水储存功能。如何合理集成这些设备,还是这些设备不适合?我们可能还会改用地源热泵(型号未知)。
洗衣机、干衣机和厨房电器都会重新购买,这样可以选择带有总线接口的特定型号。
再问一个问题,我以为KNX应该采用星型布线?但你现在说每个房间是开放环路?电力是星型布线还是每个房间KNX是环路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