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总承包商还是独立建筑师进行规划?

  • Erstellt am 2025-03-14 13:22:39

MachsSelbst

2025-03-19 16:40:57
  • #1
这其中存在很多成见。总承包商(GU)有些员工非常投入,但也有些建筑师只做一些普通的工作。我认识好几个案例,最后都是施工管理自己做的,因为建筑师从未到过现场。

Nordanney提出的理论是,实际情况通常不同,他自己可能非常清楚这一点。

首先必须找到能理解你需求的建筑师,而真正的问题已经在最后一句话中显现出来。Nordanney可能已经建了五栋房子,但大多数人一生只建一栋。经验和自信从哪里来,以至于能对建筑师说“不好意思,这不行”时反驳道“可以行,我就要这样,如果您做不了,我就找别人……”

大多数人会说“哦,这不行?好吧,那我们就放弃吧……”
 

nordanney

2025-03-19 17:35:00
  • #2

说实话?如果我花五十万建一栋房子,却没有胆量坚持自己的意愿,我为业主感到遗憾。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你都能在网上找到论坛和评测,人们会尽可能地获取信息。而在建房这件事上,人们却轻易放弃,要么a) 不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要么b) 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我知道有五十万个辛苦赚来的理由让我充满自信。
这种态度的人只是太天真了。

实践大多是非常积极的。但当然,也有个别害群之马。

如果我进行了三次前期沟通,每次都听到我的愿望无法实现,那我会开始思考。
 

11ant

2025-03-19 18:10:17
  • #3


建筑师恰恰会选择“他”的这群老手和可信赖的搭档,当且仅当这完全被期待为他的独立作品。他知道Jürgen是更好的蛋糕师,Thomas是更好的面包师——因此也清楚谁最适合具体的建筑项目。如果业主想要一个唱歌或射击兄弟进入队伍阵容,最好直接告诉建筑师,由他来安排替换。业主自己进行平行招标是胡闹:每个工种/每个订单都有一个最合理的询价人数,过多对任何人都无益。


反过来说:对工匠来说,更大的负担不是参与专业的招标,而是参与一个外行人的竞标选秀。


再反过来说,外行的竞标选秀通常准备得很差(即只有通过回问才能发现彼此沟通严重脱节,根本不明白到底要什么)。此外,他们之所以也是低效的“消遣疗法”,是因为外行觉得聪明的做法是制造大量竞争,而不是坦诚何时真正需要报价,何时其实是反报价或控制报价。业主直接联系的投标人,按经验必须预料到他的努力不会建立在合理的中标概率基础上。每个个体经营者靠订单而非报价书养活员工。自然,大家更愿意把为认可的稳健询价者准备高质量报价的加班费花掉,而不是给业余爱好者的报价收集。


你的房子,你的规则。设计阶段2和3之间的冷却期——也即远早于设计阶段6和7——是摆脱那些“听力差”或“我光荣的专家对抗你这无知虫子”类型建筑师的合适时机,以免那些本应作为服务提供者的人反而成了自我实现者,把“他的”房子建成了“你的”房子。反之,如果你自认为是更会看建筑材料评测试刊的读者,那就和你的建筑师讨论——你只有赢的份儿!


鉴于德国八千万自封教练人数,业主中的“傲慢现象”估计并不比建筑师少。许多平板电视用户其实比销售员更懂行,并坚信各领域皆如此。“我姓Lohse,我在这里买东西”。
 

ypg

2025-03-19 21:30:02
  • #4

这在建筑师那里和总承包商那里都会发生——无论是著名的(糟糕的词)还是不起眼的类型。


或者,人们根本就是自信而且不讲究。

不,这完全取决于人们对自己的情况和生活有何期待,或者对房子提出何种要求。
无论是仅仅想把钱比租房更好地投资,只是利用财务条件,在计算上达到拥有自己房子的可能,还是为家庭建一个普通的家,诸如此类。我不会像这里说的那样一概而论。
大多数人不会在论坛里讨论他们的房屋建设、LED灯或财务问题。对于多数人来说,房建是他们生活中高低起伏的一部分。他们找的是那些也为熟人或朋友建过房的人,通常一切都很满意。大多数人不在乎自己是得到混凝土楼梯还是钢木楼梯,重要的是能上楼。很多人根本不关心Instagram网红必备品,也不需要楼梯下面的药品抽屉、储藏室,甚至儿童浴室。因此,他们对自己买得起的标准配置非常自信和满意。但他们绝对不是天真,而是生活中关注他们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房子只是达成目的的工具。如果不合适,房子和那些让人纠结的房子一样容易卖掉。

其实我只是想对这篇缺乏根据的帖子说几句,因为它充满了错误和误解:


总承包商并不帮你减轻多少工作,除了“一签名一条龙”的报价。想让他们替你做额外工作或服务,就得付钱,也必须自己主动要求。否则,只能得到合同上规定的服务。
总承包商不会给你许多建议,只有一些标准样板:样板展示选择有限,但在卫浴、瓷砖等供应商和展示商那里有自由选择。
装修时总得做决定。让个门外汉决定建筑的细节既危险又几乎不可能。
时间总是够,除非你是订购现成房屋。
也不会付出一大笔钱给建筑师。
总承包商那里仍然可以更改很多东西。修改过程是业主现场决定且不涉及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无论总承包还是建筑师处都是“短期”的。
“很快开工……” 哈哈。。

我只能建议大家事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财务能承受多少。如果身边有几个总承包商,就看看他们能否实现一个符合自己需求的合理标准,也可能包含合适的质量。这对建筑师也适用,因为“利用”的其实是和隔壁房子的总承包商一样的本地工匠。经理为其老板的工匠团队工作,而不是为某个总承包商或建筑师服务。

这儿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廉价房用过时的施工说明变成示范房。
https://www.hausbau-forum.de/threads/angebotsuebersicht-und-bauleistungsbeschreibung.48939/

这样的话,用质量更好的供应商,你可能花同样钱买到合理配置的房子。
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建筑师房子里那些升级选项也无用。
即使是那些带巧妙设计的建筑师房屋,通常也离不开纷争:最著名的例子是2016年Meziani一家(他因《红玫瑰》闻名),他们经历了多起法律诉讼——肯定也不能不提他们房屋建设的巨大麻烦。

对于这些开放性问题,没有通用答案。
 

wiltshire

2025-03-20 08:56:01
  • #5

与建筑师良好合作不需要经验。当然,自信有帮助。更有帮助的是头脑清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在这种清晰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并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一起开发解决方案——包括新的解决方案。然后只需做出决定,对于头脑清晰的人来说,这并不难。
许多业主想建房子,却没有真正思考“到底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只有少数人会问这两个问题,且更少的人会深入思考:我希望在房子里体验怎样的生活感受?我的基本需求和倾向是什么,这些可以被建筑所支持?
当有人回答了这些问题,他就能设定优先级,与建筑师有效沟通。只有这样,建筑师才有机会在既定预算范围内为业主设计出最佳住宅。一个热爱自己职业的建筑师,会乐于面对一份非功能性需求清单以及对业主深刻了解,更愿意投入项目工作,而不是面对一个无法在设计方案上提供实质性意见、只能说“喜欢”或“不喜欢”的“千篇一律客户”。
那些头脑不清晰,或者在认真考虑了自己的需求后发现标准方案刚好合适的人,标准方案就很合适。它们经验证实功能合理,适合多数人。但通常情况下,购买已建成的房子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类似主题
18.07.2012在建筑施工说明中应注意什么?10
19.03.2014施工性能描述比较!我们应该优先选择什么?47
25.04.2016建筑师设计房屋的总费用13
19.09.2016没有KfW的建筑师设计房屋融资可行吗?12
01.12.2016建筑公司拒绝对建筑服务说明和建筑合同的变更请求39
13.03.2017建筑规划,施工描述,费用清单19
01.12.2017银行可能希望尽管分包合同已单独授予,仍然提供施工服务描述26
31.03.2018在修改建筑服务描述的想法之后,价格被统一定价10
01.08.2018施工性能描述 - 性能评估?12
29.10.2018施工性能说明中的土方工程17
04.01.2019财务/资产 - 提案17
12.04.2019施工性能描述是否足够详细?14
14.11.2019你们理解了你们的施工服务说明吗?49
23.01.2020施工描述 - 薄地板板是否有害?11
17.04.2020建筑性能描述的制定13
11.06.2021来自收藏夹的施工性能描述 - 有什么遗漏吗?65
24.04.2022关于基础板的施工说明比较17
10.08.2022乡镇及乡村住宅建设服务说明之基础垫层10
16.08.2022报价评估 + 新建平房施工说明29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