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关于硬核细节,我也不是特别精通。
我们计划安装空气源热泵,但光伏发电效果不大,因为我们为供暖需要的电力恰好在季节因素下供应最少。
太阳能发电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居住的地区。阳光充足=电量多。冬天也有阳光,但原则上你说的是对的。虽然白天空气源热泵由于外界温度较高,效率通常更好,而且可以使用光伏系统产生的电,甚至应该这样做。所以这两者搭配是合理的。
每平方米的面板大致可以输出约150瓦到300瓦的电功率(还有kWp,千瓦峰值这个单位),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作为估算,面板面积≈功率。我快速查了一下北德的数据,10平方米的面板一年大约产生800千瓦时电量,作为粗略估计。
如果屋顶装有足够的光伏系统,你可以用它为部分空气源热泵提供电力。这是自动的,光伏产生电力通过逆变器送入电网,扣除你家自用的部分。电表必须能双向计量,这很清楚。或者你会有普通电表和单独的上网电表,但这需要你的能源供应商告诉你具体情况及费用。
我的猜想是:电动车目前被大量补贴。弱点是:储能。
你有没有想过,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储能装置,甚至是相当大的?甚至有人提出用电动车做为分布式储能,但载电/放电需要非常受控。毕竟车还得开呢。
家庭对储能需求也在增长。这两者都会带来更高销量、更多产量,并且应该会让价格下降且性能提升,像光伏系统一样。20年前还很贵,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当电池产量开始规模化时,中国政府用大量国家补贴建设了大型太阳能工厂。随后价格下降到现在相对合理的水平。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与电脑芯片没多大区别,都是半导体大规模生产。相关工艺和设备早已成熟,而电池制造则相对复杂。至少目前仍然如此。所以特斯拉很有可能促使价格合理化。
所以问题是:如果我们今天把电池板装到屋顶上(我认为未来几年价格不会大幅下降),是不是很难连接未来的储能设备?
只要两个系统的功率大致匹配,这其实不是大问题。从技术角度看,很多方案都可行,但功率、成本和寿命能否匹配才是另一且通常更重要的问题。这会产生费用,且不易立刻察觉。
举个例子:逆变器把储能的直流转换为交流。如果储能容量太小,功率较大的逆变器可能会过度负载,缩短电池寿命。储能系统需要持久耐用几年。
具体要如何匹配,你得问太阳能专业人士,我这里只是了解大概技术要点。
那不如只布空管,并且在设备间留出足够空间?
如果你有空间,那当然可以。别忘了屋顶和可能的光伏保险。并非所有住宅保险都会覆盖光伏设备损害(这种设备可能涉及数百伏电压),而且很容易买多保险。具体建议只能咨询保险专家。
关于逆变器,这不管怎样你都会需要。此类功率电子设备需要冷却,可能是主动风扇冷却,也可能是被动自然对流,具体取决于功率大小。
总结:光伏设备的花费是可计算的,如果你有资金,且收益或单纯回本不是决定因素,那就上。别忘了保险费、维护费和电表费用。
储能是个独立话题,基础设施可以预留;现在买电池则不太合适。
Ker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