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
2013-06-12 08:39:04
- #1
感谢回复,虽然它们非常批评性。
如果我单独只考虑融资的事实,我也会同意你们的观点。
正如我所写,还有其他情况没有被你们考虑,反而用“无意义”和“失败”这样的词语来论证。
事实也包括,所述融资情况还附带一些东西。
1. 一套4年前购置的自有公寓,10年内还清,目前价值22万欧元
2. 生命保险和养老保险,保证未来几年内(最迟退休时)有10万欧元
3. 继承财产,我之前有意未提及,因为我不想将其计入预算。
我们每月也可以多还一些贷款,但不想这样,因为如果年末有余钱,我们会把它投入特别还款中。
如上所述,感谢回复和批评。但批评时请先考虑所有事实,再称其为无意义和失败。
你列出的“事实”倒是不错。但是如果每月用来合理还款的钱不足,这又有什么用呢?
1. 你已经有一套公寓,但这公寓不是你的,而是银行的。如果你不是在你还清公寓贷款的同一个银行借新贷款,那么给你30万欧元的银行就无法控制那套公寓,担保也就不存在了。公寓220,000欧元的当前价值中,有多少已经还清,有多少还需要还?
2. 多年来一些生命保险和养老保险“保证”了多少钱,有些投资者最终没有拿到多少钱,这不是新闻的臆测。此外,如果你因某些原因提前解约,想要拿出这笔金额只能是梦想。我猜这些保险是为了退休时保持流动性而买的。
3. 把继承财产纳入计算是极不负责任的。
那么,你现在买/建一栋房子,几乎不怎么还款,还依赖上述“事实”?
我并不想劝你放弃这个计划,也不强迫任何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我也不能。但我能从经验中总结一些东西,因为我经历过房屋建筑的所有起伏。
我们规划了超过三年时间。有“漂亮计算”的阶段,“圣诞奖金会用来特别还款”的阶段,“终有一天会继承遗产”的阶段,“总会撑过去”的阶段,“别人也做到且比我钱少”的阶段,这个清单可以无限延续。
事实证明,经历这些阶段本身是好事,更重要的是回归现实,认识到建房时,我不想“凑合”,而是想有个好感觉。而这种好感觉(至少对我而言)只有在:
1. 有适量的自有资金可用于将要建的房子,而非沉睡在其他仍未还清的房产或保险中。
2. 收入稳定,包括有无固定期限合同。
3. 还款设定合理,能真正减少贷款本金,而不是原地踏步。
如果可用收入不够,也许更好是把梦想往后推。
有多种方案。先全额还清现有公寓贷款,或者把计划每月给房子贷款的1000欧元用来还公寓贷款,这样公寓会更早还清。或者再存五年每月1000欧元,这样贷款额减少,每月还款也会低。
或者硬着头皮上,反正总能成功,到头来你向我们所有人竖中指,证明你办到了。我这样做是为了选择阻力最小、风险最小的人生游戏方式。 :)
我们开始时把房屋建筑成本折算成一个月收入,现在回头看都纳闷自己怎么做到的,那房子几十年才能还清。
比如,我们会等到新工作或晋升来临,用更高的收入建立起充足的应急资金(汽车、装修、假期等)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