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W 70 总是合理的吗?

  • Erstellt am 2012-02-12 20:24:17

hagegage

2012-02-12 20:24:17
  • #1
你好,

我读了很多,感到非常困惑。我并不是一个人,很多话题上,给人的印象是主题发起人最想在第一条回复里看到具体问题的答案,然后不想再多想,直接按照这个答案做。
所以如果我现在提出几个问题,我并不期待通用答案。(我已经看到€uro会说必须让它算一算)当然,也有可能我会问那些别无他法的问题。我是外行。

一栋符合节能条例的房子(就是满足最低要求的房子)是否也能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我读了那么多关于KfW 70的文章,给人的印象是没达到这个标准就是做错了。(我已经看到未来的邻居们会皱起鼻子)
如果能负担得起,是否选择KfW 70?KfW 70不总是经济的吗?
如果把KfW 70作为目标,那就必须用真实数据做成本效益分析?(通过€uro我这里已经经常看到DIN的要求)

问题的基础是一个房屋报价。(平房,104平方米,砖混结构)
其中包含一台燃气冷凝锅炉和太阳能热水系统。
为了达到KfW 70的标准,还需要更多的隔热和一个带回热功能的居室通风系统。
这个额外费用也是可以负担的。

总体来看,我觉得“太简单了”。仅仅简单地添加各种组件就好了?只要达到KfW 70的指标就行?
这似乎也是标准流程。燃气冷凝锅炉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总是先包括在内。然后为了达到KfW 70,那是最简单的方式。但可能不是最好和最经济的。

目前我倾向于不选择KfW 70,而是舍弃太阳能,多做15%的保温。(是15%的规定,对吗?)
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吗?

至少我希望有一个展望,如何从当前情况中获得最佳结果。我应该采取什么方案进行设计?
建造合作方会帮我合理计算这些吗,还是最好直接找外部计算?

此致
敬礼
hg
 

€uro

2012-02-13 00:41:53
  • #2
你好,
这可能有充分且重要的理由。但也可以不这样做,因为对此没有任何强制要求。
做错事也是相对的,就像胖、瘦、长、短、贵、便宜一样!而且,谁是为了未来的邻居建造的?他们怎么会知道建筑的能效等级?
那为什么还要做?目标已经定了。要么是负担得起,要么就是不行。如果不行,那就做不了。
对于大多数毫无头绪的建造者来说,是的。
这有很多原因,其中部分也体现在证明程序中。
当然!我曾经为了引起广泛的反对,计划了一个“非认证”的带燃气冷凝锅炉的被动房。
在KfW级别中,有补贴贷款的诱惑。但人们往往忘了,这并不是白送礼物,投资(资本服务)相比“标准情况”是明显更高的。
这是一个“关卡问题”,没人能回答。如果是总承包/总包,他们总会试图把他们的标准方案包装得光鲜亮丽。
祝好。
 

Bauexperte

2012-02-13 11:58:53
  • #3
你好,


这其实是人的天性所致。比如说,他想买冰箱,他就上网,很快就能得到比较信息。然后只要看一下账户余额,就能下单;自然也喜欢在网上购买;此时他并不会考虑以后可能需要的维护/维修,也不会考虑——很可能更专业的——附近实体店。现在他为什么会在意未来只有没有专业知识的货架搬运工,如果他的这种做法(而且这种情况正越来越多)成为榜样的话呢。

他对盖房子的态度也差不多;他毕竟用过锤子,甚至给墙面贴过装饰,可能还知道怎么搭建石膏板墙。既然他已经有了这些“知识”,再加上像这个论坛的补充,为什么不能顺利盖房子呢?问题是:虽然德国对所有事情都有标准,但遗憾的是卖方没有义务接受培训,结果往往到了最后才恍然大悟:其他经验丰富的用户(他们自然也熟悉锤子和凿子)和/或卖家的建议往往和他已有的“知识”唱反调。


€uro说得没错。他和我回答问题时都知道,只有极少部分用户会采纳他那扎实的建议,因为这些建议意味着花钱;而现实中,大家宁愿把钱花在“额外”东西上,而不是房屋用料的安全保障上。


首先,你盖房子不是为了邻居——或者你会在西装袖子上贴个标签吗?其次——如果你能负担或愿意负担,应该建KfW 70能效房;至少墙体和基础技术(地暖)要朝着这个目标来做。后一种方式的优点是将来可以随时升级到KfW 70或更低的等级,因为那始终是技术问题。


当然——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我的专业是实体房,所以拿这个来举例子。一个经典的独立式120平方米住房(见附件),单层带底板,按照现行节能条例,大约花费18万欧元;此价格包括外壳和基础技术都已朝KfW 70方向设计,以便客户日后升级到节能标准。提升到KfW 70的费用大约在1万到1.2万欧元之间,具体要等结构工程师和暖通设计师算出来。根据客户反馈,KfW 70能效房的采暖和热水月均费用大约在600到800欧元,具体看洗澡习惯。


根据我的经验,我怀疑这些措施是否足够。还得看地块朝向,窗户和框架的U值是多少等因素。


这首先说明该房屋是根据现行节能条例报价的。节能条例和KfW 70的经济性不能仅用额外技术成本和补贴来判断。还要看你买这房的目的:长期住、以后出租、出售、或者传承?


没有绝对的对错!无论选择哪种方案,你都要花钱。哪个方案花钱更值得,只有你自己能决定。我强烈建议:如果加强保温,绝不能放弃带控制的室内通风,否则房子会密闭得过头,你无法承受没有通风的代价!


从我的回答可以看出,我不喜欢“万金油”,尤其是那些全国范围内的大公司。€uro能讲有关技术计算的故事,我也能讲客户沟通方面的经验。

别误会:绝大多数施工公司都盖出合格的房子,提供不错的服务——即使HBF论坛会给人不同感觉(满意的业主很少上论坛讨论)。但是他们通常无法提供像中小地方施工单位那样的客户陪伴和服务。此外,这些地方施工单位不用负担像大公司那样的庞大管理成本,也不会让销售人员去破坏老板的名声。我常开玩笑说:“我们的客户都知道我车放哪儿。”

我总是建议和本地的建筑师和施工单位合作;建筑师了解他们的“老乡”,不会给客户糟糕建议。虽然常说建筑师无法控制好预算,但如果由建筑师推荐的施工方根据图纸报价,通常不会超出预算;我们公司就是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施工方的报价会包含全部费用——比如油漆、地板铺设、通道建设和露台制作。剩下的只有纯地价如土地转让税、接水接电费和公证/法院费。有了这些预算,加上一些额外资金(比如新厨房钱),融资风险几乎为零。许多销售商很难透露典型的附加费用——毕竟三万五到四万欧元的额外费用不包括地基、油漆、地板和外部设施(车库等),他们首要任务是先把合同签下来。

还有一点好处是:建筑师负责施工图纸准备。我见过很多大公司,尤其是全国运营的,很少制作准确的施工图纸。建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责任很容易被归咎于施工公司。但其实施工单位只是按照业主给的图纸作业。

图纸质量差的一个直接原因是业主的“吝啬心态”。一切都必须便宜,毕竟“懂行”的业主会用锤子和凿子,而且建材市场的东西总比外面便宜。项目在业主“帮忙”下失败了,论坛上有大量案例,HBF中也不少。

我数不清写过多少次:相似的房屋报价底价都差不多,必需在±6000到8000欧元之间浮动,这已成定律;可惜和€uro的意见一样,这话很难被大家接受。

对你而言,首先你和家人得弄清楚要走的路:大公司还是地方施工单位。然后根据和建筑师共同设计的户型图,结合可靠的资料来确定是按节能条例还是KfW 70标准建造;不论是大公司还是本地施工单位,都是这样。

祝好!
 

类似主题
10.07.2011Kfw 70 房屋的墙体结构和保温,行吗?19
07.06.2013是否必须按照2009年节能条例进行建筑?12
07.12.2015新建房屋供暖问题 KFW 70 空气源热泵 + 太阳能,冰蓄热?29
19.06.2015按照KFW 70或2014年节能条例建造42
09.07.2015节能条例证明 与 节能条例证明 + KfW-70 证明13
23.10.20152014年节能条例——没有太阳能的燃气锅炉?38
10.01.20172016年节能条例 / KFW55 / 燃气+太阳能,2016年28
29.01.2016新建价格差异,KfW 70,KfW 5513
03.04.2018新建KfW55,配备燃气、太阳能和带热回收的控制居住通风系统43
06.02.2017从 KfW 55 升级到 KfW 40+16
11.02.20172017年KfW贷款,适用于2016年能源节约条例下的住宅17
16.07.2017节能条例,KFW55,KFW40 或 KFW40 Plus19
31.12.2018代替太阳能热能的带热回收的可控住宅通风?30
19.07.2018新建项目采用哪种KFW标准和技术45
18.03.2019是否省略单间规则?受控住宅通风 + 燃气供暖,新建楼房57
08.04.2019KFW 40 Plus的一般优势35
24.07.20192016年节能条例或KFW 55,适用于带有空气-水热泵和受控住宅通风的平房,附加可选光伏系统47
09.09.2019在哪些地方超越节能条例的要求最为划算?14
20.01.2020按照节能条例或KFW55标准建造多户住宅?29
03.11.2020KfW55标准/受控住宅通风或节能条例标准的独栋住宅 - 经验与观点?22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