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修改,改进的建议和经验?

  • Erstellt am 2025-08-29 22:16:24

Philip St

2025-09-02 15:51:07
  • #1
建筑公司无法为我们提供可视化,因此我们非常感兴趣看看大致实际情况如何。
 

Arauki11

2025-09-02 16:01:49
  • #2
顺便说一下。我会仔细考虑一下,这个时间限制是否会让我感受到过大的压力,最终建出一个我不喜欢的、比较一般的房子。 每个阶段的时间和宁静是有帮助的参数,愤怒或压力在建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 我觉得你们距离一个好的设计还很远,尤其是因为这块地并不简单。
 

hanghaus2023

2025-09-02 17:14:24
  • #3
在二楼,电视机安装在通往父母卧室的墙上。
 

hanghaus2023

2025-09-02 17:50:41
  • #4
这是我的草稿。为了完全可视化,我还需要一天时间。



车库还需要稍微高一点,因为这条路有4.3%的坡度。
 

Philip St

2025-09-02 17:56:14
  • #5
我们非常期待,并且对可视化充满期待。
 

11ant

2025-09-02 19:37:05
  • #6

这要么是荒谬至极,要么正是正确的做法:最好将房子的轴线与地形的等高线平行,而不是垂直(因为那样是最大错误,等于让高度差沿着房子的长边分布,从而增加高度差,而我们其实希望限制它)。如果这样一来,露台门位于房子的山坡侧,正好比山脚侧的正门高一层楼,与地形高度吻合,那这反而可能是个聪明的举措。不过,房子旁边的花园必须遵从地形。最好用一个高度真实的地形模型(wire edge model)来“形象化”这一点。

我的地下室提问系列中,“半地下室:介于支持和反对之间的解决方案?”这篇文章(发表在“Bauen jetzt”),就是专门讨论经典半地下室的问题(但我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你的地块坡度太大,不适合用经典“地下室”“一层”“二层/阁楼”的楼层思路来规划(那种适用于山脚和山顶高度差刚好接近整层楼高,理想大约2.8/3.0米的情形)。我这里看不到这种情况,所以你应该更倾向以“居住地下层”与“山坡侧层”为概念来思考。你自然会有一个“半地下室”,因为只有地下层的(山坡侧)部分是地下室,而(山脚侧)那部分是生活空间。对于经典的半地下室(完整层楼面积未满,但我们这里不谈那个),大约半层面积对应70%的成本。一座(尤其是双车库或更大的双车库)因为体量大,块头大,往往不是经济上能轻易整合进来的设计元素。一个双车库大约35平方米以上,已经占据了一个普通完整层楼的半壁江山,且需要极好的位置,导致地下部分其它空间只能挤在“角落里”。换言之,车库的整合是阻碍合理混合居住和功能地下层的“杀手级”难题。再说一遍:“忘了那道中间门吧,中间门是废物,我是从口香糖机器里扔出来的!”(自由引用Mel Brooks《Spaceballs》)。别让车子破坏了房屋的平面设计,乖乖把车开进车位里去吧!

完全赞同。设计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之间的“面团发酵期”是最重要的规划时间段。这甚至比不要跳过第五阶段还重要。

1. 解除/确定车库的连接整合,设定为“优先级999”;
2. 合理分配房间功能,选取房子轴线与等高线平行,大致与街道平行;
3. 儿童单独套间我认为只能设在居住地下层,或者根本不设。关于“养老住房”,我这里也有两篇文章。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