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Michi,
这些天花板元件中的管道系统位于混凝土芯中的砖壳后面。
该系统是否适用于各自的建筑项目,可根据测试值和每个房间所需的供暖负荷(DIN EN 12831;尽管有各种批评)以及设计(VDI 6030)来确定。顺便说一下,VDI 6030 是现行技术标准,是必须达到的性能标准,因此根据 DIN EN 12831 计算每平方米房间的供暖值是强制性的。实际上,早就不允许建造没有这些证明的小房子了。
该系统在测试中,在管道网格为18.5/9.5/9.5时,最大供暖功率达到了49W/平方米。而传统提供的系统测试功率为45W/平方米(r=250mm)。其响应时间为120分钟至650分钟(开/关时间取决于所选系统),比现代地暖反应更迟缓。
注意,这并不是实际的供暖功率!
自家经验:
因为该系统是在
没有抹灰的情况下测试的。但这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我不认识有“裸砖天花板”的房子。根据其他系统的类似测量,抹灰会将功率降低25-30%。响应时间相应也会变差。因此,在设计时应当预留一些“余量”,因为
实际供暖功率几乎不超过30-35W/平方米。
在我的KfW 40房屋中,当仅激活250毫米间距的核心部分时,供回水温度约为45°C 对 42°C(外部温度-16°C)。同时使用一台壁炉和浴室的辅助热源时,这已足够。
对于“18.5/9.5/9.5”网格系统,我不太清楚,因为当时我们最终选择了另一家制造商。不过,250mm网格与“18.5/9.5/9.5”网格系统之间的差异仅为4W/平方米,差别不大。
我们选择的系统采用两路循环加热。即核心部分和表面附近的第二套系统。
当两套管道系统同时运行(即储热和天花板供热)时,在外部温度-16°C时,供回水温度可降至27°C 对 24°C。非常适合我们的空气源热泵。
基于切身体会的一个建议:
只有当我事先明确了性能,我才能要求实现它。换句话说,如果我买了一辆“零件车”,却只得到30马力,那是不能投诉的,尤其是相关文件中也写明了。
所以:
1. 计算供暖负荷(DIN EN 12831,尽管对此方法有批评)
2. 要求制造商根据 VDI 6030 提供设计,并关注供回水温度,应与能效证书成比例匹配。由于数据基础和计算方法不同,无法完全一一对应。
3. 要求制造商保证按照能源节约条例、DIN和VDI规范规范性地加热该建筑。
希望上述内容不会让你更加困惑,而是有所帮助。
此致
P_B
附注:15000欧元对我来说似乎很高,可能取决于热泵类型。我们的开发商最初也要求这么多,但最后仅约8000欧元。
你好,
这些天花板元件包含一个管道系统,可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从而取消地暖。有人了解该系统吗?天花板供暖相较地暖有哪些缺点?
初步检查表明,适合使用地热泵结合地下水或地源探头。热泵厂家宣传“自然冷却”或“自由冷却”,即热水在不运行热泵情况下被冷却。
与燃气冷凝锅炉相比,热泵及其热源和天花板的额外费用约为15000欧元。由于该地块无热泵专用费率,预计热泵每年节省约500欧元。
此致,
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