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此年轻的建设者来说,几乎可以肯定是这样的。二十一岁时,如果想要直接开始建第二栋房子,那肯定是疯了。这样会阻碍优化能量的分配。最好先建一个学习用的房子,等它完成了它的使命再换,然后继续前进,而不是高估它,用本应用于继续前进的能量去“优化”它(以年轻时有限的经验来说,这本身就是愚蠢的)。看看例如 Yvonne、Karsten 或者 ——他们都已经是第二栋房子的主人(后者甚至有海外经验),还有 作为反复建房的长期者:获得的成熟是一种非物质但极其有帮助的基石,理解房地产阶梯“无害”。这种典型的德国倾向——住一栋“永恒”的房子,从世代传承的角度直到生命终结——是极其过时的废话。
唉,我觉得这个说法非常非常冒险。虽然话不能说绝对,但我敢说,我们现在规划中的房子,将会住到老年。
你也许说得对,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更短暂了,家庭和工作的愿望/想法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这里,明天那里。但请区分:这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我们几乎完美地规划了我们的房子,投入了大量时间。它肯定不会完美,这是明确的,但我们必须接受我们所完成的。如果投入时间,至少可以建造出几乎是梦想中的家,自己完全能够接受。
为什么我要盲目建设,跟自己说:“啊,我根本不认真研究,不看看别人怎么做,也不打算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先自己犯错误”,而且这是一个会花光我所有资源的项目。老实说,我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以后或许还会再建一次?是吗?好……那请告诉我,在当前获得建房地块的机会(未来也不会改变)下,我有多大机会在同一地方或附近建房?也许我对这个地方有感情(家庭、亲人、朋友、俱乐部、工作),这不是说换就换的。谁能保证未来我还有机会再建?我不会“临时搭建”。如果我要买自住房,而不是为了出租,买在我喜欢生活的地方,那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不能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而是说:“算了,我们贷款30年,再看看8年后怎么样。”
建一栋永恒的房子?当然是!!!为什么不呢?不是对所有人都这样,当然,但至少对很多人(至少对我们乡下的人来说,我可以这么说)是这样。这背后牵涉太多,真的很特定的生活情况/情感关系……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先建了再说,看结果如何。”
我不知道我这样是不是太“施瓦本式”思考了,但对我来说这不是轻描淡写的事。我永远不会接受这样一个草草计划的房子。看看会发生什么,会把我带到哪里……但钱已经花光了,贷款开始了……也许我是太脚踏实地、太需要安全感了,这在如今已不再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