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基础

  • Erstellt am 2021-03-01 11:06:55

11ant

2021-03-02 14:41:22
  • #1
比起“系统”和“协议”,我觉得在“网络拓扑”层面上设计时应保持系统中立。我认为“无线”在“彻底无线上网”的意义上既不可行也不理想,因此,我认为必须始终考虑如何以及在哪里将无线组件与有线组件结合起来。尽管不是所有总线系统都不好,但我通常更喜欢星型拓扑。在设想无线拓扑的那一刻,大多数神经典型的人都会感到彻底的哲学上的困惑。当涉及到无线空管管道中西门子吊钩的数量和截面时,连我也乐于使用草稿纸帮助计算 ;-) 但请注意:我建议楼主在基本和必要的尺度上保持专注一段时间,而不是急于在第五位小数点上跳舞。
 

Stefan001

2021-03-06 21:52:37
  • #2

哪种系统或协议的更换不也会在拓扑中引起断裂或连接点吗?因此,几乎没有能设计成系统中立的拓扑结构。

你愿意为此再提供一个理由吗?
 

11ant

2021-03-06 23:41:37
  • #3
因此我也建议不要因为当前选择了基于总线的系统就不预留线缆以备将来的系统更替。 无线链路——我也喜欢称它们为“无线电线”——比“电缆线”更贵且更容易出问题。它们有其合理的使用场景,但经常仅仅因为布线懒惰而被用于不必要的地方,也就是连接两端都不是移动的组件。在实际应用中,信号很少会通过无线方式穿过整个房子,而是会在无线段和有线段之间切换。
 

AllThumbs

2021-03-07 14:03:33
  • #4


这反而会比一开始直接使用KNX更贵吧?
在KNX系统中,我至少可以“串联”按钮开关。现在如果还要按星形连接按钮,肯定又需要更多的线路。
 

bauenmk2020

2021-03-09 09:56:56
  • #5
有一个针对那些拒绝无线,只认为“有线”才是真理(新房装修中)的人的通用问题:

你们没有使用任何通过无线连接的(智能)设备吗?比如像扫地机器人之类的,这些不都是只能通过无线运行的吗,我是不是搞错了?
那些没有布线的线路你们怎么处理?你们会后期再安装总线电缆,还是最终还是会用无线设备?
 

Mycraft

2021-03-09 10:52:52
  • #6
这里必须加以区分。吸尘机器人和割草机等等只是少数几台设备,而且通常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一个智能建筑中,可能有数百台设备相互协作,因此流畅的通信非常关键,而遗憾的是,达到一定数量和距离后,无线设备会部分干扰系统中的其他设备(相当于自相干扰),此外还有连接中断、冲突等等问题。

当然,花园照明可以很好实现,但仅仅是地下室<>楼上的无线连接,有时几乎无法实现(用有限的资源)。而布线则简单得多,也更方便。

此外,无线设备的外观往往很难看。例如,我希望在现代住宅中尽量减少可见的技术设备。明装开关、接触器、执行器等等,完全相反。

简单来说:建一个有线的骨干网络,之后可以随时加一些无线设备。如果一开始全部使用无线,迟早会遇到系统瓶颈。有时比你想象的还要快。

如果只打算自动化很少的部分,且保持模型铁路般的水平,当然可以全无线。但遗憾的是,制造商仍然经常放弃某些无线产品线,因此必须慎重选择。用线则简单多了。


几乎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线缆已经铺好了。否则就是计划不周(或没有听取经验教训),或者是提前规划好了,还能拉线(这很可能)。

举几个例子,哪里可能没有铺线。事先说明:花园等地方,相对容易处理。
 

类似主题
01.09.2016基于平面图是否可以实现Smarthome KNX自动化?81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