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许多回复和讨论。(我很遗憾没有再收到论坛的通知邮件,本来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反馈,所以直到现在才看到。)
为了回答几个问题:
- 我现在已经拿到了暖负荷计算,但对此有些怀疑。这是根据“DIN EN 12831 附录2 2012-05”的简化计算,最后得出每平方米0.06千瓦,总暖负荷为18.28千瓦(按我可能过于简单的数字逻辑计算,应该是18.28/0.06=304平方米的计算面积?)。我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明天得好好研究一下,并向能源顾问询问,时间有点晚了。
- 关于“可持续性”的问题:是的,这是个大房子,计划供两户家庭使用(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因为目前是一家人,但有两代人,将来还有新成员)。即便如此,房子仍然挺大的,确实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弃其他可持续性的考虑。
- 关于“超过400米钻孔”的问题:我指的是总的钻孔长度——比如说计划了5个钻孔,每个80米。
- 我在和供暖技术公司谈话时也了解到,空气源热泵和地热之间的成本差异这么大,是因为必须达到这么高的钻孔米数。在柏林,我们建造区域的地热取热功率标准是每米钻孔35瓦。这是州政府规定的指导值,不允许(大幅)超标。而在勃兰登堡则没有这一限制,可以设计更高的取热功率,举例来说,那里5个钻孔可以减少到3个,从而显著降低成本。
- 但是如果供暖设备尺寸过大,也许在柏林可以减少一个钻孔,从而降低绝对的价格差异。
暂时就这些。再次感谢大家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