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非常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鼓励的评论和你们的见解!o_O:D
我还真不知道我现在能不能回答完所有问题。
首先感谢大家对介绍的表扬;我还担心写得太多没人看呢。
关于公司:Holz 2 是木结构柱式建筑,Holz 1 说的是木框架结构(我之前帖子的开头写错了)。但这应该是一样的,对吧?
我在我们参观的工地上拍了一张照片,附在这里。
Massiv 1 说他们是内墙保温,Massiv 2 是外墙保温。
这已经是很大的(;)区别了吗?
哎,我原以为价格是净价;但检查报价后我轻松地写下,我弄错了,幸好是含税价。虽然总价依然不低;但听了你们的经验来看,还是很现实的。
我看到 Holz 2 在第一次报价时给了一个40万欧的房子(包括地下室和车库);但是对实际地块还没有深入讨论。即便如此,比其他报价少了不少(大约10万欧——假设最终可能是42万欧)。
不过地下室本来就得用砖混结构,底层那块整体就是实体结构,应该很快完成,是吧?
木结构柱子在实体或混凝土地下室之上是没问题的。没理由不行。只是木结构柱公司倾向于不把地下室作为居住用地下层考虑。
所以我们 Holz 1 这种情况是,花园层/地下室部分用混凝土构造(特别是与土壤接触那面),然后可以继续用木结构或者实体结构建造。
我们在参观的同样是坡地工地时见过这种情况。我把照片附上了。
不过,房子的一部分自然就不是木结构了。
也不一定要这样。你说斜坡是从马路往下走……车库可以建在前面和上面。
地下室在车库下方我也觉得新鲜。
是的,但地面几乎马上下坡,车库必须离路缘5米以上开始(我以为这是普遍的规定)。
肯定得有支撑结构在下面,除非有人忽然发明了悬空车库。;)
如果下面有结构,Massiv 2 建议借鉴现有房子做地下室,并且从内外都能进入那间空间。我们觉得这主意很聪明,既好利用空间又腾出房内面积。
令人惊讶的是,这方法并不普遍。
顶楼平台间布置比较麻烦。还需要第二个楼梯。但这样一个多功能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房间……你说你们地块的朝向是南北……
是的,但屋顶朝向可变——南北向或东西向。目前我觉得南北向更合理(也考虑光伏,但这可能是一个哲学问题)。
我的公寓是顶楼复式,这种开放空间的感觉确实不错。
这会成为房子(可能是一般普通房子)漂亮的视觉和舒适亮点。:)
我已说过,我喜欢空间多一点/多几个房间,应该会让我更满足。
根据建筑师说,这不会增加太多工作;额外费用我还不清楚。
因为建筑规范要求屋顶最小斜度35度,顶楼自然有不少空间。
我尽量明天抽时间把平面设计发到相关子板块,希望能继续讨论,很期待。
不过我支持把办公室放在这个楼层没问题,也支持将卧室放在底层(入口也在底层),客厅和厨房放地下层。
可能以后能把儿童房合并成一个大房间,提前预留厨房水电接口。
我觉得你们当中很多人支持把卧室往上,客厅往下,真的很有意思!
我们会再仔细考虑,但目前若客厅在上层,我们看到很多优势:
- 搬运购物和垃圾的距离大大缩短,
- 客厅景观更好,可以看到绿色区域和我说的小坡谷,比地下层好,
- 通过挑空/阁楼,居住空间感觉更宽敞,
- 一进门就能放松下来,
- 方便应对我设想中的身体虚弱情况 ;)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客厅放低层更好?是因为靠近花园吗?
我们打算从外面——很可能是阳台——做一条楼梯下到花园,这样想烧烤或者小孩玩耍时能迅速下去(对面坡地就会建个游乐场)。
不过我目前觉得,日常生活中缩短距离上,上层客厅(带阳台用餐)、下层卧室更合适。
一开始 说过“生活靠近花园”。嗯……正如我说的,我们还要再考虑一下。
我们选了木结构,并且分包了各个工种。
谢谢分享你们的经验!
这是因为成本原因这么做的吗?
你完整的描述包括土地,未来房子和找公司的过程,感觉和我们一样。真怪。我一点都不奇怪 Holz 1 总部在 Großrinderfeld 吧?
太有趣了,你们情况跟我们一样!
遗憾的是没有,Holz 1 总部在别处。
不过我能想象有很多这类用心的小公司。
我总觉得这种考虑有问题,因为没人知道30年后会怎样,谁会怎样虚弱……尤其坡地更是如此!
就像之前这个帖子里其他地方说的,这种调整的范围很重要。
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客卫装个淋浴(我们觉得普通客卫不必装),把办公室改成相当合适的卧室,提前预留一些接口等。
我本来也想过这些,在看地时还遇到一个年长夫妇,他们因为先生中风,原房子不适合,于是打算重建,我感到这事挺让人心酸。如果能有前瞻性地缓解这些,就值得。
当然,提前考虑是好事。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轻房主觉得老了把自己挤在一个迷你办公室里是个好办法,剩下的一两层楼空着不用。
事实上还有很多解决方案,比如电梯或坡地的话坡道。或者以后搬到平房、美丽的城市公寓等等。
有意思!我还以为只有年轻人不考虑这个事儿,而我们这些中年人会更关注渐渐的身体不便。;)
当然有其它选择,而且我也不一定非得一直待这房子里,但如果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无需太多额外成本就实现灵活性,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也倾向建得更宽敞一点,不想为小事爬楼梯。
多数木结构房子的地下室不是木制的,要么是“现场施工”的,要么是外包的——而且通常不愿把附加值转给外包商,只让他们造地基和车库地下室。
抱歉,这里我没明白你的意思。
你能换种说法再解释一下吗?
谢谢!
我希望我已经尽量回复了大家的留言。
又晚了,盖房真是件累人的事,我现在就感觉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