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龙骨系统是否也可以配合下面有保温层的设计,用来弥补混凝土顶板的轻微不平整?
你会推荐我使用哪种系统?
(相比“湿式”找平层,有没有什么缺点?)
对于毛坯混凝土的不平整,我会在铺设保温层之前使用找平材料进行处理。对于较大的不平整(通常3厘米以上允许),你可以使用承重型填充保温材料。市面上有基于粘土的矿物材料,或者珍珠岩填充物,还有用水调配后可以硬化的粘结填充物。在填充层上尽量铺设承重保温材料(认可的保温材料通常在10%压缩变形下承载力超过150 kPa),然后再铺设地暖系统和找平层。
干式找平层相对于混凝土找平层的缺点是缓冲功能较差,这对于热泵系统可能不利,但影响不大。不过优点是响应速度更快,例如在夜间温度降低时。
关于设计与水力平衡,我建议你参考“Flow 30”方案。无论是干式还是湿式找平层都适用,干式找平层效果甚至更好,因为它对过热反应更快。
最重要的基础是:不要使用系统隔断的缓冲水箱/水力分离器。这种设备常被安装以确保热泵系统在水力设计不良、管径较小的分配系统中高流量下的安全运行。
建议使用较大管径,热泵连接至分配器处管径为1英寸或更大,加热回路使用16毫米及以上管道,尽量保持加热回路长度一致(80-100米),铺设间距较小,依据房间的热负荷调整,保持低的供水温度(NAT情况下30-32°C)。
一般不单独调节每个加热回路,仅针对单个房间(例如卧室夜间降温和储藏室)进行调节——通过水力和热平衡控制温度。
在部分情况下,为确保除霜操作所需的水容量,可能需要缓冲水箱。但此时不可使用作为分离器功能的缓冲水箱,而应选择回水型缓冲水箱。
干式系统中有用于12.5厘米铺设间距的铝箔涂层导热板。铝箔板上直接铺设干式找平层。一些制造商甚至宣传使用XPS板,不用干式找平层。
我已经见过并体验过带干式找平层的方案,能很好地实现地面均匀供暖。至于直接使用XPS板无干式找平层的方案,我自己在浴室中安装过,但那是无铝箔涂层且供水温度较高的变体,只有带开槽导管的XPS板,表面铺设瓷砖。这种方式的热释放不均匀——我更建议搭配铝箔和较低温度,并且适合建筑层高受限的情况。
我自己也将在一个建筑项目中使用无找平层的干式系统,不过该项目需要近两年才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