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时,您在多大程度上考虑老年居住?

  • Erstellt am 2016-08-12 21:10:03

Username_wahl

2016-08-17 18:30:28
  • #1
在一楼把门做得宽一点也不费什么力气(看起来也更好看),或者在稍大的客用卫生间里安装一个落地淋浴(客人也可以使用)……
 

DG

2016-08-17 20:42:55
  • #2


为什么这么消极?即使在决策/实施阶段要说建设者有些盲目,也不可能因为建房或买房就变得精神失常一百年。

而且看看这里有多少用户在问关于价值、融资等问题,这种论点也很难理解。此外,你自己就是你论点的反例,因为你们已经意识到了需求变化:



如果你/你们能意识到,那几乎每个其他建设者也都会意识到,不是吗?;)

此致
敬礼
Dirk Grafe
 

Alex85

2016-08-17 20:56:36
  • #3


这个帖子恰恰说明了相反的情况。;)
我说这话没有任何评价。

这里没人需要被“启蒙”。显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已经表达了我的观点,你也多次表达了你的观点。因此我提醒你,这只是徒劳的努力。

房子是出于信念而建造的,不是基于事实!
例外情况证实了规则,但这是我对这个帖子以及整个论坛的一般印象。

我觉得这没问题。我也必须这么想,因为我自己属于那种不认为自有住房是最佳养老或财富积累方式的人,但仍然想建一套房子 ;)
 

DG

2016-08-18 00:16:21
  • #4


我看法不同——希望不是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因为这发展相对较新,同时也归因于社会发展。婴儿潮一代大约从现在起到未来20年内退休。再过20年,他们基本退休结束,但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60岁以上的人数会保持稳定,大约还能持续30年左右。

继任者明显较少,因此要么房产供应过剩,要么(而这确实也发生了)必须考虑对现有区域进行改造。一些市镇甚至得不到新的建设用地,因为地方政府会指出需求不存在或者未来会减少,且可以通过改造/增加密度来解决——这在30至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许多有建房意向的人也已经意识到——建房不再单纯是“出于信念建造”的问题,而实际上是“如果想建房,哪里还能找到建地?”的问题。

此外,对地块面积的要求轻松地降到了30至40年前标准的一半,这又使得市区内的增加密度/改造变得更有吸引力。

以上——我希望尽可能中立地描述——我觉得观察这一发展趋势非常有趣。无论是在德国整体(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地区有持续增长的预测),还是在地方层面。

这还不是主流观点——无所谓。我很清楚很多人仍沿用过去的“正确”思路思考和行动。但我也认为,仅因此不对变化进行信息提供是错误的。

此致敬礼
Dirk Grafe
 

Grym

2016-08-18 00:48:35
  • #5
正如所说,这在各地区差异极大。例如,在萨克森州,莱比锡和德累斯顿及其周边地区的增长非常显著,而像开姆尼茨/茨维考和格尔利茨这样的小城市则表现良好,其他地区则是有能力的人都在迁移。在这两个大城市中,住房极度短缺,甚至周边地区也是如此。近年来,这一机制极大地加速了。城市的住房建设跟不上。独栋住宅用地极其稀缺,新的建设用地一放出就被迅速抢购一空。幼儿园学位紧缺,小学学位紧缺,针对中学则在预防性地大规模扩建。 以2012年初的莱比锡为例,人口从510,000迅速增长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超过570,000。人口增加了6万人。 集中发展示例:比想象中困难。任何人都会计算城市中到底有多少闲置地,但仔细观察这些地块:靠近铁路线;电力线路下;工业区中间;大型停车场旁边并配有回收容器;紧邻一所小学或其操场。我们之前看过一些市政府的单个地块,都很糟糕。 补充说明:有很多研究,谷歌可以帮忙找到,这些研究显示房主的财富中位数明显高于租户。为什么会有争议,但很明显,房主已经还清了几十万的资产,而租户几乎没有办法积累这么多财富存入投资账户。如前所述,如果位置合理,160到200平方米的房子,带有维护良好的花园、露台、停车位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就能积累数十万的价值。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