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分层住宅 - 经验?

  • Erstellt am 2024-03-25 10:25:23

11ant

2024-03-27 15:17:14
  • #1
一间公寓,妈妈可以随时随地和任何人从迪斯科回来住,这样的公寓可以在入口层实现。而且她还可以在楼上踢足球的时候看《玛琳霍夫》。如果是我,我会和你们一起使用更大的客厅。

用石灰砂砖和面砖砌成的外墙,能源效果是80年代的水平——对于1967年来说是进步的,但除此之外也算是一个小遗憾。把砌砖结构大面积展示一下,并在外角做个细节展示,希望你在参观时自己拍了一些照片。

这里和建筑师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案。好歹他已经开始参与进来了[hheh]。
 

danibel

2024-03-27 16:09:00
  • #2


太妙了!



我们打算那样做,当然还有花园。但如果我听说过成功的多代同堂概念,其中之一就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四堵墙和一扇可以锁上的门”。



我的头真该被打,我下次补上!
 

ypg

2024-03-27 22:37:53
  • #3
但这楼梯哪儿都看不到,对吧?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它应该在东阳台的同一高度。这是什么样的楼梯,适合作为主要入口吗? 只有在住户和需求的问卷填写完整后,我才会做平面规划 https://www.hausbau-forum.de/threads/grundriss-planung-unbedingt-vor-beitrag-erstellung-lesen.11714/ 例如,如果是两个人的话,我会放弃传统的客用卫生间,除非想或能改动后方的房间布局。 “4个人”具体包括谁?母亲已经算进去了吗? 哎呀! 她多大了,为什么必须或想把她纳入同住呢?…… ……就已经称作“无障碍设计”了吗? 哇! 就是这样。 她知道这件事吗?这也是她的愿望吗? 想、能和必须是不同的事。为什么非得住在同一屋檐下才算能经常见面? 为什么不可以抛开非黑即白的思维,寻找更多选择,而不被“必须”和“想要”的条条框框限制? 难道不是更自然母亲搬近来吗?那样就能拥有一切:隐私、空间、自家的四墙,以及根据需要与孙辈保持频繁接触。 我知道有这种情况:奶奶也搬来了。半年后她退休,从那之后她帮忙接送孙辈上下幼儿园,也在上午照看,直到父母回来。她还有家门钥匙,负责家务。她现在70岁了,依然年轻开朗,绝不会搬到孩子们家里去。她很庆幸自己住得离得一公里远,偶尔可以“自由”。别误会:她本意是为了家人而存在,但也要有私人空间。 因为:我看到这里有一栋漂亮且风格独特的房子,非常有魅力。但这种魅力价格不菲。通过错层设计也可以生成独立的居住区。然而,在我眼中这不是一栋多代同堂的住宅。我认为,4个人加上需要特别照顾的1人,面积得超过180平米,且需要一定的私密性。这栋房子以开放性为特色,室内外墙均有窗户直视,保持通透。如果你改动太多,房子的特性必然会变,可能是负面变化,而且空间需求的矛盾还是存在。具体说,卧室可用面积很少,可能要找储藏空间,如果不在可达的家务间,去哪找? 儿童房勉强还可以。小孩会在客厅玩耍,用掉本该多人口使用的空间。 卫生间很小,想扩充空间,甚至增加独立的(客用)卫生间,几乎不可能。我找不到替代方案,忽略地下室空间,也没有家庭办公室或远程办公区,除非利用地下室和改造家务间…… 所以愿望太多,一次想要满足很难。 对于4人家庭,这房子很棒,但必须接受一定的狭窄。多代家庭的话,不行。 我的建议是:重新考虑多代生活的选项,或者把房子让给别人。
 

ypg

2024-03-27 22:47:56
  • #4
… 而且所提到的60000欧元用于单独的附属住宅也是非常理想化的,而且在没有更多空间的情况下,在土地上几乎找不到这么大的空间。附属住宅的成本:每平方米3000欧元的居住面积。即使你能把成本压到每平方米2000欧元——你大概梦想到给妈妈额外的50到60平方米,我就不多加算了,如果你已经接受了60000欧元的价格。
 

dertill

2024-03-28 08:02:00
  • #5


正是针对这些情况,按照DIN 4108 第二部分有针对热桥的扩展等效性证明,其中例如有一张关于悬挑女儿墙的附图。也有无悬挑及其他变体——如文中所述带有女儿墙热隔离的方案,我个人还未见完全由保温材料构造的案例。
这时需要设计师/节能顾问与负责安装外墙保温系统的公司进行协调。



是的,砖面条当然可行。但我觉得底座退台总让人看着不美观,因为它很明显地告诉人们这不是真正的砖。我们自己家的房子用了砖面条。阿尔伯则是在14厘米的外墙保温系统上加设了加高的底座,然后用木材覆盖。这样在距地面30厘米处不需要额外的层次跳跃:

前面安装整砖也是可以的,但工作量更大。你需要单独设置基础条带,墙厚会增加10厘米。如果你们现在是36厘米,装上外墙保温系统后,即使不加贴面砖,厚度也会达到50厘米左右。
 

danibel

2024-03-28 10:14:52
  • #6
感谢你的诸多提醒,确实引人深思。



是的,它确实存在,据我感觉也曾作为入口楼梯使用过,但目前不能冬季使用,因为台阶是木头做的。可以把它设计得更好一些,不会违反水平方向的距离要求。



明白了,如果确定是这栋房子,我会去做,并且届时会再次信任地向论坛求助!谢谢你。



是的,这4个人里包括了母亲。谈无障碍是因为如果现在规划的设施对她来说不无障碍,十年后可能就不合适了。

这些都是很好的观点,尤其关于“全家同住一屋檐下”,我觉得每个家庭都需要进行非常诚实的沟通,选出对自己最合适的方案。是否正确,时间会证明,期间可能会有不小的磨擦。我们在朋友圈见过好几个这类方案,也深思熟虑并多有讨论。最终因为多种原因(当然都是大家共同决定的,也是应我母亲的意愿!)选择了这种方案,因此正在寻找一栋能满足需求的房子。我认为这次应该可以实现,而不会…



…不得不做太多改动。



卧室确实比较小,但我们可以摆放好,对于17平方米感到满意。(或者做增建,但不是地下室,而是在现有露台上方父母卧室那边 *笑*。)两个儿童房会合并成一个,约20平方米,给我们唯一的也是最后一个孩子用。小浴室的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客人总得经过我们的卧室走廊,这感觉不太理想……

出入口会设在现有的储藏室,老实说这样进屋会更方便。实际上,我唯一不太喜欢的是现在的“主入口门”和通往上层居住区的路径。人得穿过很长的走廊,然后经过一扇门进楼梯间,绕过锅炉房,上半层楼梯,经过地下室(未来改成远程办公/客房,因有大窗采光良好)和晾衣房(未来改成储藏室和地下室),再上半层楼梯,才能到上层走廊。路程长且昏暗,给人感觉像走过前屋到后屋。
相反通过现有侧门和储藏室进入,可以直接到达漂亮明亮的居住层。然后上半层楼到卧室区,下半层楼到地下室/储藏室和办公/客房,再下半层楼就到祖母那里。



我们四个人,我想之前表述可能不够清楚。



我可能表述不当。我想把地下室的现主入口、后面的走廊、现有“游戏地下室”、再后面的地下室房间和卫生间改造成一套公寓,起初担心45平方米不够两室一厅所用。所以考虑增建一间房。但现在我们(包括母亲)都相当确定,这45平方米完全能设计出不错的空间。当然需要专业人士帮忙。这样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生活区和入口(母亲45平方米,我们三人约200平方米)。公寓外有个小露台,当然花园可共享。



我希望通过如上方案,尽量少破坏这份魅力。再次感谢你的诸多启发,这项目确实不简单。
 

类似主题
17.02.2012平面图 - 带附属住宅的房子23
16.02.2014带地下室的单户住宅平面图 - 请提供您的意见16
30.09.2014新建计划 - 160 平方米单户住宅,无地下室 - 楼层平面图,费用等..29
27.08.20152整层,通往车库的通道,楼梯下的洗衣房25
24.10.2015没有地下室建造并感到后悔?77
09.01.2017新建城市别墅,带附属公寓和双车库72
07.04.2018给父母的套房:210平方米的独立屋和80平方米的套房129
16.08.2018入口/走廊铺设哪种地板?谁有经验?图片?14
06.05.2020如何将地下室的家务房有效地纳入热包层?15
17.09.2020花园中的房屋连接柱与直接在家务间内的房屋连接35
20.12.2020洗衣房通风的最小可能窗户22
12.05.2023详细规划 单户住宅带地下室和附属公寓的平面图28
25.04.2021在方格纸上的初步平面图:斜坡,地下室+2层楼。80
24.01.2021家政间预涂 - 新鲜的砂浆层10
26.10.2024带有套房的房屋平面图-改进建议?221
23.01.2024200平方米的独栋住宅平面图,带有75平方米的独立公寓+140平方米的地下室+56平方米的车库59
30.01.2024平面图,使用树木建造,附属公寓和旧建筑105
22.12.2024带地下室的独栋住宅平面图,150平方米,只允许单层115
01.01.2025平面图,房屋布局 EFW 150 平方米,地下室 + 附属公寓 - 期望反馈67
28.05.2025地下室附属住宅的实用居住概念17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