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诸多提醒,确实引人深思。
但是那里根本看不到,对吧?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它应该位于东阳台的高度。那是什么样的楼梯,适合作为主入口吗?
是的,它确实存在,据我感觉也曾作为入口楼梯使用过,但目前不能冬季使用,因为台阶是木头做的。可以把它设计得更好一些,不会违反水平方向的距离要求。
只有在填写了有关居住者及需求的问卷后,我才会做平面规划。
明白了,如果确定是这栋房子,我会去做,并且届时会再次信任地向论坛求助!谢谢你。
„4个人“包括谁?母亲也算进去了吗?
她多大了,必须或者想和你们住一起吗?……
……而且已经提到了“无障碍”?
她知道吗?这是她的意愿吗?
想、能和必须是不同的事。为什么必须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才可以经常见面呢?
是不是更自然让母亲搬到附近?那样既有隐私、空间、自家的住宅,也能根据需要经常和孙辈联系。
是的,这4个人里包括了母亲。谈无障碍是因为如果现在规划的设施对她来说不无障碍,十年后可能就不合适了。
这些都是很好的观点,尤其关于“全家同住一屋檐下”,我觉得每个家庭都需要进行非常诚实的沟通,选出对自己最合适的方案。是否正确,时间会证明,期间可能会有不小的磨擦。我们在朋友圈见过好几个这类方案,也深思熟虑并多有讨论。最终因为多种原因(当然都是大家共同决定的,也是应我母亲的意愿!)选择了这种方案,因此正在寻找一栋能满足需求的房子。我认为这次应该可以实现,而不会…
如果你改动太多,房子的特点很可能会被破坏,负面影响很大。
…不得不做太多改动。
具体说:卧室的可用摆放空间不多,可能需要储藏空间,如果不在容易到达的储藏室,那么在哪儿?儿童房刚好还过得去。小孩子会在客厅玩耍,所以客厅的空间5个人用起来就不够了。
浴室很小,是否还能扩展,或加一个单独(客人用)的卫生间,几乎没有希望。除去地下室空间,我看不到替代方案。家庭办公或者远程工作空间只有地下室或者改用储藏室才可能……所以一次性需求太多了。
卧室确实比较小,但我们可以摆放好,对于17平方米感到满意。(或者做增建,但不是地下室,而是在现有露台上方父母卧室那边 *笑*。)两个儿童房会合并成一个,约20平方米,给我们唯一的也是最后一个孩子用。小浴室的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客人总得经过我们的卧室走廊,这感觉不太理想……
出入口会设在现有的储藏室,老实说这样进屋会更方便。实际上,我唯一不太喜欢的是现在的“主入口门”和通往上层居住区的路径。人得穿过很长的走廊,然后经过一扇门进楼梯间,绕过锅炉房,上半层楼梯,经过地下室(未来改成远程办公/客房,因有大窗采光良好)和晾衣房(未来改成储藏室和地下室),再上半层楼梯,才能到上层走廊。路程长且昏暗,给人感觉像走过前屋到后屋。
相反通过现有侧门和储藏室进入,可以直接到达漂亮明亮的居住层。然后上半层楼到卧室区,下半层楼到地下室/储藏室和办公/客房,再下半层楼就到祖母那里。
4个人住的话:不错的房子,但要接受一定的狭窄。多世代住房:不行。
我的建议:也许应考虑其他方案,以及是否把房子留给别人。
我们四个人,我想之前表述可能不够清楚。
你梦想为妈妈额外增加 +-50-60平方米空间。
我可能表述不当。我想把地下室的现主入口、后面的走廊、现有“游戏地下室”、再后面的地下室房间和卫生间改造成一套公寓,起初担心45平方米不够两室一厅所用。所以考虑增建一间房。但现在我们(包括母亲)都相当确定,这45平方米完全能设计出不错的空间。当然需要专业人士帮忙。这样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生活区和入口(母亲45平方米,我们三人约200平方米)。公寓外有个小露台,当然花园可共享。
因为:我看到一栋很棒且时尚的房子,有它的魅力。这样的魅力代价不低。
通过错层结构也可以形成独立居住区。但我认为这栋不适合多代同堂。四个人加一个有特殊需求的人,面积至少要180平方米,特别是要有一定独立性。这栋房子以开放性见长,窗户可视穿透,无论是内墙还是外墙都是如此。
我希望通过如上方案,尽量少破坏这份魅力。再次感谢你的诸多启发,这项目确实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