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几年后会把车卖掉呢?我也可以一直开车,直到修理不划算为止。买新车,恐怕很少有人是因为旧车出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有选择的,你也可以开一辆基础配置的达西亚。或者再开一辆老爷车当日常用车,但那种乐趣也不会太多(我是个汽车迷,也开老爷车,但只是出于兴趣,不是每天开)……没有中央锁,用旋钮调频收音机,用纸质地图而不是导航,等等。谁也不会让我相信这些。就我自己而言,我开的是比较“老”的车(目前11年车龄),我真的不需要最潮的花哨功能,但和我的第一辆车(1989年的宝马e30)相比,已经完全不同了。我很喜欢转向照明、自动空调、蓝牙自动连接手机等多种功能。
家居自动化出现问题时,我会请专家来(如果我自己不是专家的话),就像车坏了我会开去修理厂一样。抱歉,这纯粹是贬低。对我来说,如果问题反复出现,我卖掉车是可以理解的,但和汽车的复杂性相比,合理的家居自动化是一套相对简单、易维护的逻辑和布线,而且受外部环境影响更小(比如家里的电线断裂很少见,腐蚀引起的接触问题也少得多)。现代建筑技术的问题真的有那么频繁吗?又或者那是因为规划和实施时技术水平不足?(这是真心的疑问)
智能家居里依然可以手动开关灯和调节温度,但合理的自动化下,我手动操作的频率会非常低。我们在翻新时已自动化了灯光、遮阳和部分供暖。如果是新建房,我肯定会把这些系统自动化得更完善(比如光线传感器、调光器、气象站等),且门禁系统也会完善(门铃在整个房子里都听得见吗?我真的要跑到对讲机那里开门,为了客人还得着急,然后在楼道里等他上来?我出门时要专门锁门,还是房子能自动锁所有入口?)。这些都是可以手动完成的事(过去也一直是这样),但当年谁还会在车里一扇一扇地锁门?没人会这么想。这里说的是基本、简单、经久验证的自动化任务,不是那种复杂到能通过手势识别在空中绕圈调节收音机音量的高科技。
我认为大多数人害怕的还是“新鲜未知”的东西,而不是真的有理性、充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