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uki11
2025-04-30 10:42:59
- #1
在这个帖子里,多次说明了混合或多重解决方案通常并不真正合理(包括经济方面),否则它们早就作为“万能鸡蛋奶牛”在市场上立足了。 这里的情况也很复杂,我个人认为你首先应该将隔热质量提升至Kfw40以下。我以前住的是36档的Poroton房子,现在住的是Kfw40以下的房子。我之前无法想象,但实际上房间降温明显少了,所以你也需要供给更少的热量。不论采用何种供暖系统,这都是我建议的第一步。基于这个事实,以及我们绝对需要一个经常使用的壁炉,于是决定采用辅助红外采暖,尽管它设计为主采暖设备,但使用频率较低。然后我们在3个区域安装了Daikin多分体系统,对我们而言,这个系统只有以这种组合并配合我们的生活节奏才合适。我偶尔看到有人总需要23-24度,还有一些与我们不同的情况。我也经常看到有人说风冷热泵或空调感觉像吹风机,这显然是贬义。最终你必须认真考察,最好是试住一下,因为每个人都坚信自己的系统,而且往往无法接受其他意见。所有方案都可以实现,各有优缺点。窗户带来的热量输入也很重要,我们从二月底开始直到十一月通常都不需要额外取暖。我的观点是高隔热标准,绝对需要独立的集中控制新风系统和空调。至于是否还需要昂贵的空气-水热泵,带或不带地暖,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我们的选择是由壁炉决定的,且对我们的能耗非常满意。我也会一直安装集中控制新风系统,因为空气质量对我来说是切实可感的,也让我感觉像坐在户外的沙发上一样。这就是我的感受!我们的空调花费了一万欧元,但设备配置很宽裕,几乎不耗电,因为有光伏系统,冬天我们也偶尔用它辅助取暖,比如早晨太阳还没带来足够室温时,或者晚上短时间加热。我觉得这并不令人不舒服,即使能感觉到暖风,我也觉得很舒适。你也可以考虑设备的摆放位置,还有摇摆模式等。耗电量低,因为它只在强力模式下运行一段时间,然后转为低档运行。这是我的经验和看法,实际制冷只有空调能做到。顺便说一下,我们的热水是通过AroStor热泵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