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以一个混合安装业主的身份来说说。我们的房子不是KFW建筑,而是1990年建的。我经常纳闷,怎么会做成这样的烂活。去年我安装了新的暖气系统,现在还在寻找理想的调节方案,因为需要合理地协调前进管温度、加热斜率、混合阀控制和地暖系统。当然,目前混合阀和冷凝锅炉能自动调节很多东西,但这正是问题所在。我在散热器上装了恒温阀门,它们的反应相当灵敏。如果我调节地暖的单室控制,系统需要几天时间才能让整个系统稳定到新的状态。因此,我又拆除了所有地暖管路上的热控阀门,现在只调节9个回路中的3个。这样运行效果不错,不同的控制回路也不会互相干扰。但这事从十一月一直困扰到二月。
很明显,我们需要明显更多的能量,因而前进管温度比新房要高,而且我们房子的结构比较开放。不过,地暖在使用过程中确实带来了额外的工作量,“只是”为了让脚暖和起来。更糟糕的是,我们一楼除了地暖还有一些散热器(除了浴室以外)。我们很快拆除了它们。
当然,地暖的前进管温度低于散热器,但这在供能方面没什么意义,因为散热器至少需要60°C。混合阀会将温度调低,供给地暖系统。因此系统成本更高,因为需要多装一个水泵、一个混合阀和相应的控制装置。
如果你们有可能完全使用地暖(不知道为什么技术上会不可能),我建议考虑,因为这样高效、简单且隐蔽。但如果只能选择纯散热器或混合系统,千万不要选混合系统。只会增加工作量,而没有额外好处。
觉得二楼有地暖的感觉其实我个人认为也不对。显然二楼地面没有一楼那么冷,因为下面的房间有采暖。但温差依然在10-15°C左右(根据地板材质不同)。地暖最合适用在浴室、卧室,可能还有客厅。你楼上的这两个房间有前两个,因此地暖没必要,尤其你用壁炉的时候可以很快关掉散热器,但地暖在这段时间不能调低温度。虽然成本没变,但这样就不会两套系统同时往房子里输送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