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泥炭 - 桩基,井基,振动夯实柱

  • Erstellt am 2024-02-05 12:04:40

Rübe1

2024-02-29 16:17:38
  • #1


那里只委托规划和结构计算。完全独立于房屋建筑合同。你需要结构计算来支撑你的柱子,那个“造柱人”说再多话也没用。

哦,对了,还有特殊基础,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审查结构工程师还会加入……他也会收几欧元。
 

11ant

2024-02-29 17:12:55
  • #2

哎,你们又来了……难道你们是用铜棒找地块的吗,怎么总是遇到某种湿润的土壤问题?
我不喜欢这么早听到“潜在总承包商”的说法,找梦想承建商还是先规划吧。即使那样,也别轻信那些全包价格承诺。

一个整个联邦州作为搜索范围实在太大了。这只会让人陷入确认偏误,觉得地块难以寻找。“正是我们最想居住的区域”最多是一个更好的搜索范围(你们会惊讶那儿有多少地块)。
第一份检测报告首页绘出了地块位置,显然是在一个新开发的建筑区。那块区块正南侧是蓄水池吗?你们是不是偏偏选中了问题地块?

只在那里钻探而且结果较‘不那么令人担忧’,当你预期土壤不均匀,那肯定是个大错。

网上可有一大堆平面图。我会把这个建筑商放到黑名单第一位。

其实大概就是换了说法的“签完合同才能拿平面图”。规划合同——我强烈不建议——意思是建筑商先收取一笔“必要”的建筑设计费,以确保安全,后来(如果你们与他合作了)会抵扣。这是一种束缚你们的押金。很常见且不太靠谱。

“精确到十万分之一”或许更贴切这个具体案例。

继续找吧。也许这种地块还能某种程度上被驯服。但你们得承担一笔地基成本的额外开销,这在正常独栋住宅的建筑成本中绝无合理比例。无论是中间省下的租金还是可能的利率上涨,都远远无法达到这块地基加固的巨大开销。请务必从噩梦中醒来,在你们所在的联邦州,建筑用地只有带着这么大的弊端/陷阱!
绝对不要再花钱去试图把房子完美安置在这些钻孔上!
 

Cronos86

2024-02-29 18:55:25
  • #3
振动压实桩的优点在于,它不是特殊基础/深基础,而是一种地基改良。安装完成后,上面会铺设一个载荷分布垫层,并使用改良的地基承载模块计算地板板。该建筑区域地下有泥炭层的情况是非常不可能的。
 

11ant

2024-02-29 21:01:03
  • #4
如果我猜得没错,邻近地块上的设施是一个滞留池,那么答案是“有也没有”(我们不知道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地质条件先有,还是选址先有)。
 

Nordlichter

2024-03-01 11:39:06
  • #5
早上好!非常非常感谢你们的回复!

@ Rübe1

我给地基鉴定师又发了一封邮件,希望他能告诉我们这次的地基方案是否需要检验结构工程师。我们尽力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块地基带来的影响,谢谢你的提醒!



这两块地就在相邻的两个乡镇,我们用寻根杖没走多远!然后嗖的一下准中目标。
在开发建设区域的多个地方发现了泥炭层,我们之前就知道了,这点他们也很透明地传达了。只是这个地块上(之前没做过直接调查)是否有泥炭,还不清楚,本以为可能没问题,事实并非如此。

雨水蓄水池(是的,就在地块的南侧连着)是在开发建设区时规划并建造的。不是简单地在已有的积水坑边围了个栅栏,而是挖了一个专门用作蓄水池的坑,我看过照片。为什么蓄水池要建在这里,我不清楚。

你说得完全正确,把整个联邦州当搜索区域太大了,我们也感觉到这就是我们想居住的环境。假如我们现在就先这么定了,想去那里……这个新建小区有泥炭,邻镇的新建小区也有泥炭,那就得硬着头皮接受(如果可行的话),接受这片土地上的独立住宅建造成本要比其他容易建造的地块高。现在问题是,这是“更多”的成本,还是“太多”的成本。

关于地基费用,真的不能天真地想着这儿地基不行,我们就拼命搞清楚能不能用合理的价格改好地基?我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在论坛里东看看西看看,看到关于填土/整平、L型挡土墙、更换土壤和桩基的讨论,让我觉得找到一块条件完美的地是多么幸运,而其他人就只能努力把现有条件优化。

整个项目的基础依然是财务上的可行性。我们还是处于“我们想要”的起跑线上,拼命做着调查,结果还不明朗。可是精确到十万分之一地规划,这谁能精确呢……好吧,连分钱都不现实,精确到十万分之一更是不切实际……十万分之一先减个零吧?一旦预计的财务条目清单看起来比较完整,我打算向论坛请教,看看我们还有没有遗漏的事项。

@ Cronos86

改良后的地基承载模量对地基板的施工范围和费用意味着什么?
 

11ant

2024-03-01 12:20:20
  • #6

我可以很好地想象,在这个建筑区里可能是相对最差的地块,附近可能有更好的地块(狩猎的目标不一定非得是新建区)。

是的,这很天真——尤其是因为想以可承受的价格实现这一点的愿望思维。地基费用完全是“沉没成本”,既不会哪怕一点点增加房屋价值,也不会提高贷款价值。顺便说一下,L型石头是“装饰品”,主要用于造型地形。它们对于真正的坡地加固作用常被高估。我在这后面喜欢画问号,高度就是L型石本身的高度。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减法无关。

这听起来绝对比被迫签订规划合同才拿到平面图理智多了。
 

类似主题
31.05.2015废水管道错误地浇筑在地板板中29
02.12.2016科隆的土地只能通过开发商购买吗?54
16.11.2016通过我的土地为新建区域提供宽带供应17
19.02.2017我们的建筑地基状况有多糟糕?23
06.06.2017本地银行推销土地 - 绑定交易26
18.08.2017地基板完成 - 施工监督缺席20
24.08.2018地板板下保温的报价评估17
07.01.2019带有斜坡板基础的房子52
07.11.2019通过询问邻居寻找土地的经验10
25.11.2019新建区域:兴趣登记 - 反馈24
29.07.2020建设空地与新建区域 - 如何决定?50
10.11.20202个(梦想)地块 - 融资不明确。要积攒自有资金吗?40
22.01.2021购房评估具有约束力吗?16
12.04.2021新建区域申请的土地优先排序28
05.08.2021自行划分和开发土地24
12.01.2022合并两块地 - 重新划定建筑范围?20
16.05.2022在这个建设区域内哪块地最优(附带规划)?17
05.09.2023新建区申请:地块选择41
31.07.2025新开发区独栋住宅的地块选择 - 排序70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