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有人客观地说明为什么例如多孔混凝土比模板砌块更有优势吗?
例如,因为多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本身方面也同样具有较高的DIY适用性,但另一方面不会提出诸如
- 如果现在房间里的插座要装在外墙上,应该怎么做?仅仅将泡沫塑料切割到混凝土位置是否足够?或者这样做是否被允许?深度会足够吗?如何固定这个插座盒?
这样的问题。(使用模板砌块系统时,会利用内嵌的插座盒、导管,有时甚至内嵌的落水管)。
简单来说,模板砌块系统是一堵混凝土墙,室内侧(只有指头粗细)划有类似外墙保温系统(WDVS)的层,带来所有相关的固定技术问题。
如果你作为传统业主想找建筑承包商帮你砌墙,他们仍然会乐意为你提供砌块,但你其实并不是该产品的主要目标用户。部分原因是因为诸如
- 为了使混凝土在室内正确分布,需要用振实器。这过程相当粗暴。砌块能承受吗?如何避免砂砾团聚?
(对此我无法给出答案)这样的疑问,模板砌块系统在专业施工商的产品线中非常少见。这类系统几乎只在其发明者的区域(通常也是空间上的)广泛使用。其他地方的应用则较为稀少,没有经验的建筑承包商更倾向于说服你使用其他建材。如果他因尝试精神而答应使用,乐趣不会持续太久:你将成为试验品,诸如砂砾团聚或每个插座的核心钻孔问题将随之出现。
- 或者说,ICF系统的缺点是什么?
我既不了解所有模板砌块系统,也不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每个发明者都有自己的模块尺寸和专用砌块(用于八角形飘窗等),但原理基本相同:模板砌块由泡沫塑料或水泥结合的刨花板或类似材料制成,结构对称或外侧较厚,变化不大。基本原则是,熟悉“乐高”玩具的人都能操作;填充材料应由任何混凝土供应商提供。
我的信念是,应将砌块和施工者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这在“模板砌块系统”类别内同样适用:因为差异主要在细节处,我强烈建议不要委托熟悉XY模板砌块系统的施工者使用ABC系统建房。而且要选择能够用这种系统完整建造房屋的施工者,否则你在毛坯房和室内装修接口处会再次遇到寻找合适接手人员的问题,或者冒着他们在细节连接处不得不临时应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