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X肯定不灵活。试着在一个刚抹好灰的房子里,把一根新的总线电缆布到一个新的位置。
我偶尔会这么做,没问题,尤其是在刚抹好灰的房子里,一切皆有可能。即使墙上已经刷了漆或者贴了壁纸,也不是大问题。只是如果你无法想象某件事如何完成,并不代表它不可能。另外,KNX系统设计时会提前规划,把电缆预埋到各处。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就不应该断言它不可能实现,全部都不灵活。而且装修偶尔会进行,如果有需求,还可以再多布几根电缆。
KNX比初看起来灵活得多。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在看完第一眼后就停止了探究。
这当然也不简单。或者我为什么需要那款价值1000欧元的专业软件,它其实并不是为终端用户设计的?
嗯,制作一个带有嵌套函数的Excel表格更困难。专业软件在普通的独栋住宅中很少用到,1000欧元也只是建议零售价,没人真的付那么多钱。
EnOcean确实比KNX更早。
又是一些调查不充分的半真半假的谬论。当EnOcean还只是西门子工程师脑海中的一个梦想时,KNX已经做了实质性工作,并把大企业联合成了一个联盟。与此同时,欧洲已有成千上万的安装应用运行了数十年。因为EIB=KNX早在80年代中期就诞生了。当时它是由源自C-Bus的安装组发起的,而C-Bus如今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使用。
顺带一提,第一批安装的系统现在依然在使用,那些当时的设备今天还可以买到,并能轻松集成进现代的KNX系统(通常只需两三次鼠标点击,没有任何问题)。
另一个事实是:我家里的一台电源自1999年以来基本上一直在运行,即使搬进新房也继续沿用。丢弃它太可惜了,它依然可以工作。这也是KNX设备的常态,而非例外。这也部分解释了价格:一次购买,几十年都不用管。
未来的安全性还有待观察。
对于EnOcean而言,是的,未来会证明它是否能够摆脱小众化。
KNX早已被验证,目前才真正发挥出它的优势。因为只有借助我们如今拥有的各种条件(智能手机、平板、快速互联网、物联网等),才能充分享受并体验联网住宅的潜力。90年代和2000年代,KNX已经领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