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是谁在资助德国的社会保障网络呢?肯定不是补充领取救济金的人,而更多是上层的经济阶层。
那些了不起的“富人”拯救懒惰的“穷人”吗?我们生活在一个密不可分的网络中,没有“穷人”,就不会有一个富人。因此,“富人”实际上为“穷人”支付这个网络的说法完全错误,即使有些“富人”愿意这么认为。我在这里已经多次看到这种观点,每次都会让我起鸡皮疙瘩。单单使用“补充领取救济金者”这个词我就觉得有歧视意味。你这补充领取者——我,这个英雄,为你的补充支付,所以你应该跪下……抱歉。
这里的贫困也不是尼日利亚人想象中的贫困。
每个人都百分之百地直接感受自己的贫困状况。没有外人能对其作出哪怕一点点的评价:“如果你没有穿过别人的鞋子走过一千英里,你就无权去评价他”(引用)。一个在德国感受到社会歧视的人,可能会比一个在尼日利亚的财务贫困但在家人中快乐的人感到更糟。当然,我可以告诉他在尼日利亚的情况会更糟,再告诉那个尼日利亚人乍得更糟,诸如此类。
欢迎来到这个世界
……什么世界?当然,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世界),但亿万不同的生活和体验世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这些世界在变化。就像我们这里对热泵、光伏等技术变革贪婪地吸收一样,我们在社会领域却抗拒必要的社会变革和创新,正因为这关系到我们自己的奢侈品,这些奢侈品至今保证了我们或多或少美好的生活(我也包含在内!)。
当然,如果我看到对社会有益,我愿意支付更多税。
是的,当然,这正是我们的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方式,而且这也是好的。
我更倾向于“斯堪的纳维亚”思维。基础设施、法治和社会和平的最大受益者也应当做出最大贡献。这并不赋予他们决定方向的特别权利。我们经常忘记这点。
我在斯堪的纳维亚生活过一段时间,支持这种思维。尽管那里也有问题,但那边较少有分裂的身份地位观念……其实在爱尔兰也较少,而且在某些方面采用更宽容、不那么僵化的做法。
“欢迎来到世界”听起来像是讽刺的借口“我无能为力,只能袖手旁观赢家。”
是的
作为选民,当前真的很难改变什么。
……一点也不难,选举制度没有改变。我们——我明确包括自己——经常是太满足于现状,守护我们的舒适状况。
但我真的认为,每个人的大部分人生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尽管社会弱势群体遇到更多困难,这些人通过第二、第三条教育路径也能取得很多成就。
没错,这一点我依然非常喜欢德国,尽管还有很多改进空间。我从南美了解到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所谓的底层因为缺乏教育,根本看不到教育或提升的意义。我也认为这个问题正向我们逼近。
我很大程度上认同你的观点——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遇到更多困难的认知。因此我认为任务是改变这种“困难加重”的状态。
正因为如此,贫富差距非常有害,理论上应该由“富人”来改变。短期内财务精英更成功(资本更多),但长期来看他们会彻底丧失“较贫困”社会阶层的技能,这意味着新“精英”将只从先前的“精英”中选出,不再淘汰那些弱者/愚者。他们会成为纯粹的金融精英,而不再是教育精英……我对此感到恐惧。我不必是数学家也能看出,最终愚蠢将占上风。我以前无法想象,但在南美的生活正好显示了这一点——如果撇开海滩、山脉、火山,或者不单在那里度假,那真是可怕。我从未见过哪里像那里那样,金融精英的社会公认的颓废和傲慢,也因此我更倾向于斯堪的纳维亚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