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贷款和ETF目前值得考虑吗?

  • Erstellt am 2019-07-21 20:26:53

Musketier

2019-07-25 20:07:31
  • #1


抱歉,不想跟你数学上争论,但你假设的盈亏平衡点完全牵强。如果你无法想象,那就想象一下,你年末有1万欧元结余,可以选择以1.6%的利息节省做额外还款,或者以3%的利息做定期存款。你会选择哪一个?盈亏平衡点在哪里?



如果你稍微费点心去查找收益三角形(Renditedreieck),你就会明白,重点不是最近10年的DAX(那段时间没有出现暴跌),而是自DAX成立以来的每一个10年周期,无论你选择哪个起始年份。这正是为什么总是建议股票基金/ETF至少持有10年以上,以确保获得正收益。
 

Tassimat

2019-07-26 09:09:00
  • #2

在哪里?
 

Musketier

2019-07-26 09:20:58
  • #3
仅供假设,为了让Milo更容易理解。
 

Milo3

2019-07-26 09:24:03
  • #4


你应该自己好好看看。顺便说一句,负利率的情况比你描述的更多。但没关系,你还是推荐那些可能赚更多的方案。很多美国人就是这样流落街头的(养老资金输光了,房子亏掉了,等等)。5万欧元虽然不会让他流落街头,但可能会输掉部分寿险资金。那你再算算,告诉我他什么时候达到盈亏平衡。
 

Musketier

2019-07-26 10:00:04
  • #5

在50年的DAX中,DAX在10年后
两次出现负回报率(-0.1%和-0.8%)
四次回报率在0到1.6%之间
三十四次回报率超过1.6%

而在15年后总是超过1.6%的回报率

我不知道你在10年后的收益三角中在哪里看到更多负回报,也不知道我哪里对此做了错误的陈述?


不,美国人只是把消费债务累积到了房屋抵押贷款中,而且因为房价一直上涨,抵押贷款额度可以不断提高。问题是房价崩溃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这根本与这里的话题无关,因为德国根本没有这种抵押贷款。

我也不会劝任何人选择这样的结构,只是如果有人自己已经考虑过并且愿意承担风险,我也不会劝他们放弃承担一个可控的风险。如果读你的观点,你显然比楼主更偏向安全导向,永远不会把养老储蓄放到ETF上。我也不想改变你的看法,只是想纠正你对定期存款和等额本息贷款之间错误的计算。
因为我们意大利的“朋友”德拉吉,你唯一的问题是如果不承担风险,会被通胀剥夺财富。这几乎是100%概率的钱财毁灭。楼主那10%的可能性是可控的。
 

Musketier

2019-07-26 10:27:39
  • #6
作为补充,TE打算做的事情,每个企业家和每个借款的房东都会尝试。他们试图实现超过外部资本利率的整体收益率,以此杠杆化他们的自有资本收益率。这被称为杠杆效应。整体收益率低于外部资本利率,从而导致自有资本收益率下降的风险当然是存在的。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