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ipol 2018-09-24 10:57:26#3 如果我现在已经正确解读了,那我的接地极就白费了。 它在多个方面严重不符合标准,但并非完全无用。每当你以为已经见识过各种愚蠢的“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无能时,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变异。 只要能够证明铺设的是直径为10毫米的V4A不锈钢钢丝绳,至少还可以补救土壤中的环路缺失。自2007年以来,土壤接触的材料不得再采用热浸镀锌,V2A也不符合要求。 我姑且假设为了建筑公司的利益,环形接地线之所以未形成闭合环,是因为材料用光了。所以这是一种类型A的表面接地器。只要坑还开着,就可以事后将环闭合,并改进为类型B接地器。在土壤中,连接器当然也必须永久耐腐蚀,并且随后用专用胶带封闭,以防止土壤进入。 根据标准,应测量所有连接处的连续电阻,如果连接耳片未被切断,形式上仍应在两个新的连接器处进行测量。 缺失的功能性等电位连接线以及除连接耳片外标准要求的其他至环形接地器的连接,只能通过拆除并以不成比例高的成本进行补救。 对于建筑师、工地主管、建筑公司甚至电工们——连已经废止的DIN 18014:2007-09标准的消息都还没传开的那些人——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无神论者,也只能引用一句圣经——主啊,宽恕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总能找到那些不论有无超自然能力,仅凭一瞥连接耳片就能在电能表申请时毫不犹豫地认可前所未见的接地系统的电工。
如果我现在已经正确解读了,那我的接地极就白费了。 它在多个方面严重不符合标准,但并非完全无用。每当你以为已经见识过各种愚蠢的“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无能时,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变异。 只要能够证明铺设的是直径为10毫米的V4A不锈钢钢丝绳,至少还可以补救土壤中的环路缺失。自2007年以来,土壤接触的材料不得再采用热浸镀锌,V2A也不符合要求。 我姑且假设为了建筑公司的利益,环形接地线之所以未形成闭合环,是因为材料用光了。所以这是一种类型A的表面接地器。只要坑还开着,就可以事后将环闭合,并改进为类型B接地器。在土壤中,连接器当然也必须永久耐腐蚀,并且随后用专用胶带封闭,以防止土壤进入。 根据标准,应测量所有连接处的连续电阻,如果连接耳片未被切断,形式上仍应在两个新的连接器处进行测量。 缺失的功能性等电位连接线以及除连接耳片外标准要求的其他至环形接地器的连接,只能通过拆除并以不成比例高的成本进行补救。 对于建筑师、工地主管、建筑公司甚至电工们——连已经废止的DIN 18014:2007-09标准的消息都还没传开的那些人——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无神论者,也只能引用一句圣经——主啊,宽恕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总能找到那些不论有无超自然能力,仅凭一瞥连接耳片就能在电能表申请时毫不犹豫地认可前所未见的接地系统的电工。
MMr Unkown 2018-09-24 11:38:04#4我假设为了方便施工单位,接地环线只是因为材料用完了,所以没有形成闭合环路 我同意这一点。 就算建筑结构已经被填埋,我们肯定还能纠正接地环。 如果能证明使用了直径10毫米的V4A不锈钢线,就还可以在地下补装缺失的环路闭合部分 应该是直径10毫米以上的圆钢,但我怎么确认是不是V4A呢? 缺失的功能等势连接导体以及按照标准除接线端片之外要求的与接地环的额外连接,只能通过拆除来进行修补,且成本极高 符合标准的B型接地环是否足够,还是我必须安装与钢筋连接的功能等势导体?那样代价太高,甚至可能会导致建筑拆除。 总有些电工,无论是否有超自然能力,只凭一眼看接线端片,就能在电表登记时轻松认可以前从未见过的接地系统 这肯定有人,只是和家人在一起时,真的能感到安全吗? 如果是老旧建筑,只有有限的类似措施,后续加装会是怎样的施工方式?
我假设为了方便施工单位,接地环线只是因为材料用完了,所以没有形成闭合环路 我同意这一点。 就算建筑结构已经被填埋,我们肯定还能纠正接地环。 如果能证明使用了直径10毫米的V4A不锈钢线,就还可以在地下补装缺失的环路闭合部分 应该是直径10毫米以上的圆钢,但我怎么确认是不是V4A呢? 缺失的功能等势连接导体以及按照标准除接线端片之外要求的与接地环的额外连接,只能通过拆除来进行修补,且成本极高 符合标准的B型接地环是否足够,还是我必须安装与钢筋连接的功能等势导体?那样代价太高,甚至可能会导致建筑拆除。 总有些电工,无论是否有超自然能力,只凭一眼看接线端片,就能在电表登记时轻松认可以前从未见过的接地系统 这肯定有人,只是和家人在一起时,真的能感到安全吗? 如果是老旧建筑,只有有限的类似措施,后续加装会是怎样的施工方式?
DDipol 2018-09-25 00:02:18#6 应该使用直径10毫米以上的圆钢,但我怎么判断它是不是V4A材质? 你几乎不可能自己做所谓的点状测试,恐怕只能要求施工方提供证明。 符合标准的B型环形接地极就足够了吗,还是一定需要连接到钢筋的FPAL?那样就不合理了,可能会导致建筑物被拆除。[ /QUOTE] 关键是你的忍耐力。你将是第一个在混凝土浇筑后坚持100%符合施工规范的权利,并承担所有后果,例如法律纠纷和之后入住的业主。 在妥协时,你会处于以下的矛盾状态: [*]接地极应尽量低阻抗。 [*]B型环形接地极比A型条状表面接地极在分散瞬态雷电电流和减少步距电压方面更有效。 [*]根据雷电保护规范系列,如果环形接地极80%是连续的,20%为内部闭合,就被认为是足够的。按照你的设计图,FPAL环路闭合可满足80%的要求。 [*]对于天线接地来说,作为二段式辐射体或单段式表面接地极,圆钢或扁钢长度为5米,埋深至少0.5米就足够了;而根据最新标准,新建筑的环形接地极必须埋设在至少0.8米的冰冻线以下。 [QUOTE="Caspar2020, post: 283454, member: 24613"]*笑* 作为受影响的业主,你会哭的。
应该使用直径10毫米以上的圆钢,但我怎么判断它是不是V4A材质? 你几乎不可能自己做所谓的点状测试,恐怕只能要求施工方提供证明。 符合标准的B型环形接地极就足够了吗,还是一定需要连接到钢筋的FPAL?那样就不合理了,可能会导致建筑物被拆除。[ /QUOTE] 关键是你的忍耐力。你将是第一个在混凝土浇筑后坚持100%符合施工规范的权利,并承担所有后果,例如法律纠纷和之后入住的业主。 在妥协时,你会处于以下的矛盾状态: [*]接地极应尽量低阻抗。 [*]B型环形接地极比A型条状表面接地极在分散瞬态雷电电流和减少步距电压方面更有效。 [*]根据雷电保护规范系列,如果环形接地极80%是连续的,20%为内部闭合,就被认为是足够的。按照你的设计图,FPAL环路闭合可满足80%的要求。 [*]对于天线接地来说,作为二段式辐射体或单段式表面接地极,圆钢或扁钢长度为5米,埋深至少0.5米就足够了;而根据最新标准,新建筑的环形接地极必须埋设在至少0.8米的冰冻线以下。 [QUOTE="Caspar2020, post: 283454, member: 24613"]*笑* 作为受影响的业主,你会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