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很想帮你们,一步步解释我们是怎么做的:
简单说一下我们的时间规划:
一切从二月开始,目前我们在三个建筑公司之间徘徊,预计在4-8周内缩减到1家,最终就是和这家公司建房!整个过程真的很值得,我们非常高兴能走到这一步。我们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最后决定“一家”建筑公司的因素就是“细节”,包括好感,当然还有价格。
我们最先去了维林根-施文宁根的样板公园(我们南方这边的一个相对较小的样板公园),与所有的成品房供应商进行了交流,比如Schwörerhaus,Schwabenhaus,Hanse Haus,Haas,Weberhaus和另外两三家。
提前说明:我们最初完全倾向于成品房系列——木框架结构,但我自己也不太明白为什么。
我们把最初的全部时间(2-3个月)花在这里,对比得不亦乐乎。
--> 在网上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在各种论坛里,比如这里,你只要努力投入时间,就会在网上找到非常丰富的信息 --> 与几家成品房供应商现场进行各种初步面谈,从成千上万家成品房供应商中通过好感、参考资料、网络表现、业主的经验报告、以及在新建小区与也建成成品房的业主交谈,最后筛选出4家成品房供应商。相信我,尽量快速筛选,不要和10家成品房供应商周旋。你会经常看到一些重复出现且口碑好的名字。仔细看看这些公司的理念,然后希望当你深入了解时,对方靠谱,你作为潜在客户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如果你需要选择上的帮助,我这里也帮不上忙,不能私下给你发文件/信息/建议。
--> 和这几家公司进行初步面谈,让他们给你做“咨询”。看看会发生什么。你会很快分辨出谁只是卖东西,谁不只是卖东西。
--> 初步面谈后,接下来由你决定想多深入了解房屋建设议题。我们自己做得很仔细,逐步获得回报,最终非常清楚哪家公司适合我们,哪家不适合。
--> 真的要了解各种主题:木框架结构、内墙、外墙、楼板、屋顶、窗户、楼梯、暖气和通风、附加服务等。如果你做了这些,最后你有时会比对面的人更懂。我觉得这在今天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亲身经历过市场上出售了多少垃圾产品。
--> 制作建筑和服务描述对比。从每家公司获得建筑和服务描述,做一个Excel表格,列出重点内容做对比。你会很快看出“廉价供应商”和“质量”有什么区别。当然,这也取决于你对房子的期望。对我们帮助很大,因为我们不断深入房屋建设话题,学到了大量知识。
--> 仔细考虑你的平面图/房子形状,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样在第二、第三次甚至以后谈话时会更容易,也能实现“苹果对苹果”的比较。当然,你研究越多,肯定会有更多新想法,但真正比较类似房子对比会非常有帮助。
--> 拿到初步的准确造价估算/报价,试着判断某些供应商是否已经可以排除,也许你还可以联系另一两家,想要更多信息和比较。但不要同时搞太多,这会给你带来很大压力,最后你只会做梦都在想建筑和服务描述。
--> 评估权衡,继续深入报价环节,留下那些真正让你满意的供应商。对比时重要的因素包括质量、平面设计、你的对手(非常关键)、公司的参考资料/用户经验,当然还有价格。
--> 你要对成品房供应商非常小心……这里严重缺乏成本透明度,销售压力极大。重点是:他们最终就是想快速卖给你一个房子,最好你4周内就签约。非常重要:慢慢来,给自己充足时间规划。你需要大约三四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最终想要的结果,相信我,要看你投入这件事情的时间有多少。
---> 三个月后我们放弃了成品房路线,选择与一家本地的砖混结构建筑公司合作。我之前已经说过理由,你也可以在网上随处查到。各有优缺点,最终是个人偏好决定你想怎么、和谁建房。
--> 我只能告诉你——一定要把本地砖混结构建筑公司的报价也和成品房比较,综合来看你绝不会更贵,反而可能更便宜……
这就是第一步,其他的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我很确定!关键就是:多了解,多了解,再多了解,然后好好比较。只有这样你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好的。
希望这对你前几周有所帮助,让你知道怎么开始。万事开头难,我们当时也是这样。绝对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