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oner
2025-01-04 13:51:08
- #1
嗨,
我们现在正在和一个负责包括地下室的总承包商合作建房。
建筑的是一栋实体结构的房子,地下室完全采用白色池技术(Weiße Wanne),地下室由WU混凝土组成,完全“埋在地下”,也就是说地下室不像有些那样半边露出地面。地下室内每个房间都有抗压水的采光井。地质鉴定报告证明没有承压地下水。
WU结构按照合同规定如下施工(仅摘录):
大约24厘米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墙,30厘米厚带钢筋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使用PE薄膜作为滑动层,60毫米厚的外围隔热层和5厘米厚的找平层。回填土覆盖的WU地下室外墙配有100毫米的外围隔热层。
现在项目负责人和我们注意到部分墙面有潮湿区域。在一个地方,水轻微地从底板和墙体之间渗入,地上有小水洼。另一个地方水渗入了墙面(附照片)。幸好项目负责人立即处理,并一直跟进,确保“一切正常”。
这些位置分别由一家负责白色池施工监督的公司进行了充分的注浆处理(一个点大约一个月前,另一个点大约2-3个月前),现在表面上看起来“密封”了。其中一个钻孔处墙面流出了水;据工作人员说,他不得不通过“缝板”/密封层进行钻孔(注意,我不是专业人士),以确保密封。
再次检查工地时,我们发现了新的潮湿点,现在心里不确定,是否“这种情况很常见”,也就是说,在新建白色池地下室开始阶段需要多次对不同位置进行注浆。遗憾的是,地下室已经全部回填,地下室内也已铺设了一层“膜”(防潮层?),后者“只是”贴在墙面上。
我们已将这些新的湿润点通知了项目负责人。
有没有人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非常感谢任何反馈。
我们现在正在和一个负责包括地下室的总承包商合作建房。
建筑的是一栋实体结构的房子,地下室完全采用白色池技术(Weiße Wanne),地下室由WU混凝土组成,完全“埋在地下”,也就是说地下室不像有些那样半边露出地面。地下室内每个房间都有抗压水的采光井。地质鉴定报告证明没有承压地下水。
WU结构按照合同规定如下施工(仅摘录):
大约24厘米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墙,30厘米厚带钢筋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使用PE薄膜作为滑动层,60毫米厚的外围隔热层和5厘米厚的找平层。回填土覆盖的WU地下室外墙配有100毫米的外围隔热层。
现在项目负责人和我们注意到部分墙面有潮湿区域。在一个地方,水轻微地从底板和墙体之间渗入,地上有小水洼。另一个地方水渗入了墙面(附照片)。幸好项目负责人立即处理,并一直跟进,确保“一切正常”。
这些位置分别由一家负责白色池施工监督的公司进行了充分的注浆处理(一个点大约一个月前,另一个点大约2-3个月前),现在表面上看起来“密封”了。其中一个钻孔处墙面流出了水;据工作人员说,他不得不通过“缝板”/密封层进行钻孔(注意,我不是专业人士),以确保密封。
再次检查工地时,我们发现了新的潮湿点,现在心里不确定,是否“这种情况很常见”,也就是说,在新建白色池地下室开始阶段需要多次对不同位置进行注浆。遗憾的是,地下室已经全部回填,地下室内也已铺设了一层“膜”(防潮层?),后者“只是”贴在墙面上。
我们已将这些新的湿润点通知了项目负责人。
有没有人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非常感谢任何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