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我理解你们,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正确和合理的。这也适用于99%的新建项目,然而偶尔也有一些房子偏离这个标准。逐步加热邻近房间也是正确的。如果这么简单的话,也可以在房子中间设置一个供暖回路,通过它加热整个房子。但这是不可能的,局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这些差异远没有老房子那么大。
同样正确的是,出于效率考虑,热泵使用最低的供回水温度。放弃大型缓冲罐也是完全有道理的,这还能进一步提高效率。有些项目则无视这种最高效率,故意选择不这样做。我们有一个1000升的分层蓄热罐。光是瓷砖炉和所有相关的成本……用这些钱我完全可以用热泵供暖30年。这永远都不会有所回本。但每年换一部新iPhone、最新的电视或最新的汽车,甚至是第二辆车,难道算得上划算吗?偏离理想状态也是有原因的。无论如何,我已经期待冬天早晚点燃瓷砖炉。一次燃烧大约释放30千瓦时的热量供房子使用(烟囱散失的余热已扣除)。其中21千瓦时在3到4小时内进入蓄热罐,9千瓦时进入全屋空间和烟道。劈木柴是最美妙的事物之一……
……或许以后设备会以最低供水温度运行,也可能不会。有什么能阻止我装一个无电断电就让回路开启的执行器,并把它集成进KNX系统呢?它们可以一直打开。这样我可以自由决定供水温度是保持原样还是稍微提高,然后使用执行器。我能做,但不一定非做不可。我们这里难道成了一种所有事情都必须按部就班的宗教?
当前的新建房屋差一点没达到KfW55标准。供水温度也相当低,但比新建房屋高出30多度。冬天供水温度可能在35到40度之间。我们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在这些供水温度下运行得非常好。
……大概就是这些见解,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须非黑即白。也许我调控设备的能力过度配置了,甚至根本用不上。谁知道呢,不过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