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间还用粗糙夹板,而不直接用可行走的保温板?
先在椽子之间铺设并粘贴防潮膜,然后用保温棉填充,再用粗糙夹板制作一个封闭的承重面,你也可以重复利用旧的地板板材。在上面铺设可行走的保温板。这些保温板需要一个连续的承重面,不能仅仅放在椽子上,因为它们太小了。顶部铺设刨花板当然只有在你不用已经铺好刨花板的成品元素或压缩表面的木纤维板的情况下。仅由矿棉组成的可行走保温板需要一个分散载荷的承托,否则多次踩踏会损坏。
根据节能条例,购买旧房后必须按照后续现代化规定对屋顶或最高楼层的楼板进行保温施工。规定的热传递系数(U值)为0.21 W/m²K或更低——只要这是合理的,否则尽可能低。作为指导值,你可以采用总厚度200毫米、传热系数WLG035的保温材料,这样即使椽子间有间隙,也能满足要求。既然多加一点不会花很多钱,我建议不要吝啬,除非你的椽子真的有180毫米宽,这种情况下我不会额外铺设顶部保温,可以使用传热系数为032的玻璃棉,180毫米厚度应该足够。
向外侧透气的结构并不意味着内侧的防潮膜多余。如果保温层上方或中间使用板材,我只会在底部铺设防潮膜的前提下操作。
否则全部不可行走,或仅留一个通往烟囱井的踏板。保温棉几乎不费钱, 你完全可以用300毫米厚。
如果屋顶已有防水透气膜或满铺板,不是裸瓷砖用砂浆涂抹或用纸板覆盖,可以直接给斜面保温,否则楼板保温是更简单的方案。
我家用的是楼板保温。150平方米(只有一个楼层),其中100平方米不可行走,使用300毫米WLG035矿棉,50平方米可行走作为储藏室,保温厚度240毫米WLG035矿棉+19毫米刨花板。没有另外铺设防潮膜,因为我用的是混凝土楼板。
重要薄弱点:阁楼楼梯的盖板!一定要用P型密封条(或者D型)全周密封,保证气密,盖板本身也要保温!否则那里一平方米的U值高达6 W/m²K,通风损失极大。或者换一款新型密封保温的楼梯,或者在楼梯上方用保温板做一个“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