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rmaflex进行椽条保温??问题!!!!

  • Erstellt am 2018-07-31 09:55:48

Müllerin

2018-07-31 19:32:31
  • #1
没错……我们在檩条之间放了厚的隔热层,然后在梃条之间放了薄的隔热层。两者之间没有薄膜。
只有这些——关于这个主题我没有更多的计划。
 

Kiwi&Tina

2018-08-01 09:17:30
  • #2


实际状况是,天花板上方是毛坯结构,因为我安装了一个天窗,所以我知道外面覆盖了沥青纸。天花板下方是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隔热的椽子(但这部分会拆掉)。

在一个看起来相当专业的Bauhaus视频里展示了步骤:椽子隔热,铺膜,密封粘合,铺上用于石膏板的木条,然后在木条之间再塞入隔热毡。
这对我来说也感觉有点奇怪。

我尝试附上一张实际状况的照片。

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完全去掉Armaflex……只装160毫米的保温棉。
那样是否需要有一个通风层?
 

garfunkel

2018-08-01 15:47:42
  • #3
结构问题是存在的,但并不罕见。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或应该随便这样做。
当石膏板安装龙骨间夹有夹棉时,如果蒸汽阻隔膜/蒸汽阻挡膜后面的保温层足够厚,那就没有问题。
你可以例如在 u-wert.net 上自行计算什么时候达到这个条件。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基本上,当最冷的室外温度下,夹棉中蒸汽阻隔膜前的露点没有达到时,就算达标了。
我出于个人兴趣,在计算器里输入了以下参数:
石膏板 12毫米
夹棉 40毫米
蒸汽阻隔膜
夹棉 160毫米
云杉木 40毫米
沥青卷材 5毫米
包括砖块和龙骨。

这样你会在覆层/屋顶防水卷材处出现冷凝水问题。即使增加隔热层厚度,也无法解决。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防水卷材是绝对不透气的。

如果在覆层和隔热层之间有空气层,更准确地说,有外部空气的通风,那么问题就不存在了。我觉得这也很合理,因为湿气进到保温层之后是可以干燥的。
问题是如何实现这种结构,以及这是不是常见的做法。我个人不这么认为。因为大多数旧建筑都是直接将保温层贴在覆层上的。
可能是因为寄希望于蒸汽阻隔膜密封良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你的情况来看,你的山墙上有通风孔。那么我推测你的屋顶原来是冷屋顶吧?意思是最高层的楼板有保温,而椽子之间没有。
看起来聚苯乙烯泡沫板只覆盖到最高层楼板附近。
为什么你现在想把保温做到屋脊横梁处,还是我理解错了什么?
更简单的办法还是给最高层楼板保温,这样保温层的湿气能排出去,覆层上的防水卷材也不会构成问题。

我建议你找专业人士咨询。让专业人给你建议什么样的结构方案合适,这样就好。咨询费也不会很贵……
 

Caspar2020

2018-08-02 07:53:21
  • #4
U值计算器甚至知道Armaflex。如果你将你的所有层输入进去,比如石膏板、带衬垫的玻璃棉、防潮膜、玻璃棉、Armaflex、云杉、屋顶膜、板岩,就会看到4个问题(如果你想使用Armaflex的话)。

必须非常小心防潮膜是真正密封的,这样才能防止水分进入棉层(如果使用Armaflex且没有通风,就像你原始提议中的情况)。

也不能太密封,因为上面是防潮且密封的(如果Armaflex在保温层后面)。

由于你现有的云杉/沥青层,没有通风是不行的。

无论如何,我都不建议将防潮膜夹在两层保温棉之间。在室内湿度不利的情况下,40毫米的保温层会有冷凝水。

实际上,设计方向应该是:

石膏板、防潮膜、带衬垫的玻璃棉、玻璃棉通风、屋顶膜、板岩。
 

Kiwi&Tina

2018-08-02 10:08:37
  • #5
首先非常感谢,我今晚会写,手机上写会很多……
 

Kiwi&Tina

2018-08-04 12:32:27
  • #6
你好,花了点时间。 它确实是个冷屋顶,层与层之间是用玻璃棉,顶部又铺满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是的,椽子现在用泡沫塑料隔热,图的左边还能看到一部分旧的斜面,那个也保持原样,前面还会加一层赫拉克利特板。 计划是这样的,天花板上的梁要保持裸露,这是卧室,经过高层次改造后,夏天可能不会太热,我甚至考虑过在天花板下装一个排风扇向外排风…… 哪里能找到值得信赖的专业人士? 如何实现通风,因为如果我把玻璃棉放在椽子里,它会自动向下挤压,即使它窄个2厘米也会这样。 Armaflex我估计得放弃,虽然我觉得我还能弄得挺密封。我是做隔热的,只是在工业领域,不是在住宅建筑。 此致,Kevin
 

类似主题
14.01.2013隔热层 / 顶层楼板的防潮层 / 领梁,开放式天花板14
21.08.2014自制上层楼混凝土天花板/屋顶的隔热层 - 蒸汽阻隔层?10
12.08.2015超过新建标准的隔热是否值得?34
03.07.2016窗户的U值 - 差异15
25.06.2016室内墙体的U值有多重要?12
16.03.2021悬挂通风幕墙代替外墙外保温系统?29
27.03.201724厘米Ytong + 保温层或36.5厘米Ytong63
13.04.2017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1.3 - 升级是否值得?16
01.07.2017屋顶结构 - 哪种类型的防潮层?10
02.12.2017顶层楼板的保温17
07.05.2020外墙的U值为0.26——这样可以吗?13
29.12.2020实践中无额外保温的Y-Tong与混凝土比较(取暖成本)38
01.07.2019KFW 55 - 地板板下的隔热37
02.02.2020地板板下的隔热——有意义吗?经验39
13.04.2020建筑拖车中的隔热,防潮层是/否?12
04.05.2020屋顶檩条间隔隔热层 - 200或220毫米12
16.08.2020老式乡村房屋阁楼的隔热层14
26.03.2022什么更明智:热泵还是绝缘?33
31.05.2023环梁 - 5厘米U型壳保温10
25.09.2023静力学 - 因为隔热,带地下室的房屋,移动Poroton砖块11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