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ant
2024-08-21 19:30:07
- #1
如果一个人喜欢一个标准的户型图,这个户型图已经被建造、测试和优化了成百上千次,为什么要反对总承包商(GU)呢?我看过那个户型图,觉得不错,然后就签了字。合适。
如果一个人喜欢一个由他选择的总承包商多次建造、测试和优化的建筑方案,我认为这是值得感激和珍惜的幸运。“标准”不必是这个建筑方案的要求,只需由这个总承包商多次建造。并且这当然只适用于那些至少由固定团队完成主体结构的总承包商——也就是说不适用于“邮政信箱式总承包商”,他们每个项目都会聘请不同的主体结构分包商,或者雇佣临时工。同样,像用米勒公司建造的迈尔目录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型号,也会是新尝试,相应地没有批量生产的优势。
这位发帖者迄今为止还没有理由认为他想实施其偏好总承包商的目录型号(甚至与该总承包商一起)的建造方案。因此,存在担忧他可能会寻求与该总承包商的绘图员共同开发个性化设计。我不建议这样做,也不建议仅将目录型号作为松散的灵感借鉴。在我看来,“目录型号(除非是移位的非承重墙保持不变)”是在“通过产量和连续的批量成熟实现质量保障”的意义上的黄金标准,其次是“目录型号在轴距上扩大——而非轨距!”。有时,一个去掉上层楼的两层目录型号也能得到不错的平房。对于所有超出目录型号范围的设计,我强烈建议聘请一个独立于承包商的建筑师。
目录型号换成悬挂式坡屋顶代替四坡屋顶也是完全可行的,或者像 那样,从目录型号中截去一个角,并让屋顶坡度稍微陡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