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有系统到底是怎样的来着?

  • Erstellt am 2020-03-09 20:55:28

11ant

2021-08-11 11:44:05
  • #1
在我看来,关键点在于“专有”在具体情况下究竟意味着什么:即它在多大程度上指的是网络拓扑或电路图,协议或电力、信令与有效载荷的共同或分离传输的概念;或者是否实际上是通过在操作系统层面自制一套方案和/或将整个事情建立在极其脆弱的基础上,使得组件必须像外星人一样打电话回家,即它们的大脑被分配在组件制造商控制范围内的服务器上。

我认为,一个好的系统使用可自由获取的组件,这些组件的功能基于“基本运算”开关/脉冲,并且具有一个可自由选择设在云端或本地的控制实例。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星型布线,在配电箱里有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整体上是能够利用传统三芯或五芯电缆资源的组件。我不想需要一个SCART插头,而实际上一个普通的灯座就足够了。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三个查理的天使”应该叫Sabrina、Jill和Kelly,而不是Siri、Alexa和Cortana :)
 

WingVII

2021-08-11 12:37:04
  • #2
这说法太武断了。至少对于普通的KNX安装来说,情况绝对不是这样。
 

untergasse43

2021-08-11 14:02:28
  • #3
KNX 在直接且诚实的比较中,甚至比例如 HomeMatic 或 Loxone 更便宜。只有遇到无能的安装人员时,才会变得不成比例地昂贵。后者系统(以及其他系统)通常由用户自己编程,因此在考虑 KNX 时也应考虑这一点,不应将其与前者类似,像专业人员收费昂贵的参数配置相提并论。
 

Mycraft

2021-08-11 14:24:13
  • #4

不,这种做法总体上要贵得多。因为每次安装新的厂家专有系统,必然会带来系统和附加费用,这些费用超出了编程和组件价格的范畴。

这些费用每五年都必须重新支付一次。


但这只有在拿苹果和梨子比较时才成立。在诚实的直接比较中,KNX甚至往往比许多专有系统便宜,如果不是说大多数的话,前提是你真的把所有细节都仔细比较。因为KNX的发展也不会停滞不前,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另一个优点是,你在25年内仍然可以使用相同的布线,终端设备的更换和参数设置就足够了。许多系统设备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原则上只需购买一次(电源、接口、网关、耦合器等)。
 

apokolok

2021-08-11 17:56:22
  • #5
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真正能向我解释清楚,KNX或者其他总线系统相比最简单、最廉价的改装解决方案比如Shelly等,实际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当然,我理解它们的高可靠性、稳定性和耐用性。
但用这些“凑合”的解决方案,我几乎可以以极低的价格实现所有常见的使用场景。
我说的就是KNX大约需要1万到1.5万欧元,而这些“凑合”的解决方案只需要几百欧元。
用KNX到底做什么,才能证明它额外的费用是合理的?存在检测、照明、遮阳、供暖这些功能我都能用“凑合”的方案搞定。
 

K1300S

2021-08-11 18:31:08
  • #6
一个人弄得一团糟,另一个人则直接做对了。;) 我尤其喜欢KNX的多样化选择,因为只有一个制造商时,总会有一些我不喜欢或者相比之下不那么好的设备。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挑选出最适合各自任务的产品。仅基础设备,我们就使用了八个不同的制造商。如果我全部采用一个制造商的产品,就得做出妥协,而且还会花更多钱。
 

类似主题
01.09.2016基于平面图是否可以实现Smarthome KNX自动化?81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