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净收入适合偿还多少?

  • Erstellt am 2018-01-18 13:51:43

ypg

2018-02-01 13:02:51
  • #1


不过也可以从一个宅男身上培养出一个IT人员 [emoji848]

不过他们又吃了更多的薯片……顺便说一下,我已经拿出来了 [emoji6]
 

Knallkörper

2018-02-01 16:21:10
  • #2


这次我难得同意你的看法。
 

nms_hs

2018-02-01 21:02:26
  • #3


唉,看起来我的观点在这里几乎是孤立的。许多人真的认为他们必须“培养某种技能”,“投资未来”,“培养人才”。

而我的孩子们则在iPad前变得迟钝,无法成为能够融入社会的IT人员,他们整天只能呆在家里,最多只能从我那座太大的房子里出来到花园散步。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不幸。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怀疑孩子们的花费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多,也不一定非得花那么多钱?到底哪里去了基于事实的良好理性讨论?

继续优化你们的孩子和那些大人才华,送他们去学钢琴、高尔夫和网球——最好四岁就去参加超级人才比赛,成为会弹钢琴的高尔夫球手,八岁去寄宿学校。

而我的孩子们则尽情地在泥巴里玩,学习让他们开心的东西。以后他们还可以选择当银行家。
 

aero2016

2018-02-01 21:09:53
  • #4
这简直是胡说。谁说过要进行退化养殖?

至少我的孩子们都是自己选择爱好的。他们小时候也会在泥巴里玩。但比如说一个15岁的孩子就不太感兴趣了。骑马课和声乐课才更受欢迎。没有必须,什么都可以。
 

ypg

2018-02-01 22:19:20
  • #5


错误。我们并不是想让你想象孩子为什么那么贵,而只是通过举例告诉你,孩子肯定不会在小学之后变得更便宜,而是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贵。

我读过这些例子,觉得挺理性的,虽然也有点幼稚,并且在你夸张的列举中对我们的论点嗤之以鼻。

孩子会长大,会有自己的意志,不管你愿意与否。
至于玩泥巴,只要是在沙坑里,我们谁都不会排斥。

只是你好像不明白,从沙坑到接受教育,中间还有15年充满创造力、轻率和求知欲的时光。
 

Knallkörper

2018-02-01 22:29:36
  • #6


对我来说,这里有一定的限制。我们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个爱好或“活动”,但必须坚持下去。今天游泳和弹钢琴——明天打鼓和橄榄球,我们不会允许这样,因为这样肯定无法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经历挫折并继续练习的阶段,会以积极的方式塑造性格。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