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ckSteinGotik 2020-08-05 14:38:40#1 当我听到:“家庭支付特别还款”,我就受不了。要么你自己负担得起房子(偿还贷款),要么不行。现在还要拉上父母,我觉得,说得委婉点,是愚蠢的。 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全民广泛上升的时代早已过去,家庭必须确保至少能维持下一代的生活水平。这也可能意味着要帮助下一代。如果没有这个支持,很多情况下现在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当我听到:“家庭支付特别还款”,我就受不了。要么你自己负担得起房子(偿还贷款),要么不行。现在还要拉上父母,我觉得,说得委婉点,是愚蠢的。 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全民广泛上升的时代早已过去,家庭必须确保至少能维持下一代的生活水平。这也可能意味着要帮助下一代。如果没有这个支持,很多情况下现在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YYbias78 2020-08-05 14:48:17#2 每个人随意。全民普遍向上的时代早已过去,家庭必须确保至少能维持下一代的生活标准。这也可能意味着要帮助年轻一代。没有这个支持,许多情况下如今早已无法维持了。 正确。不过我们这里谈的是奢侈品,而不是生存必需品……
每个人随意。全民普遍向上的时代早已过去,家庭必须确保至少能维持下一代的生活标准。这也可能意味着要帮助年轻一代。没有这个支持,许多情况下如今早已无法维持了。 正确。不过我们这里谈的是奢侈品,而不是生存必需品……
TTassimat 2020-08-05 14:50:51#3 贷款金额为220,000欧元,计算期限为30到31年,每月还款约660欧元,利率约为0.8%。 通过提前还款,贷款将提前(最好不超过25年)还清,未来几年资金将会释放出来用于此目的。 简化计算,需6*12*660欧元的提前还款,以缩短计算期限6年。(复利暂且不计,但这对你们有利)。 提前还款将通过父亲和母亲多年来偿还,我们自己不需要承担。 他们不能直接提前赠送你们50,000欧元吗?
贷款金额为220,000欧元,计算期限为30到31年,每月还款约660欧元,利率约为0.8%。 通过提前还款,贷款将提前(最好不超过25年)还清,未来几年资金将会释放出来用于此目的。 简化计算,需6*12*660欧元的提前还款,以缩短计算期限6年。(复利暂且不计,但这对你们有利)。 提前还款将通过父亲和母亲多年来偿还,我们自己不需要承担。 他们不能直接提前赠送你们50,000欧元吗?
UUnsure 2020-08-06 13:58:12#4问题是,是否真的把钱给房东更好,但钱一旦给出就没了。在互联网时代,我本以为经纪人那种一刀切的0815条款会被傻瓜们所淘汰——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还是经常看到。对于这种harakiri融资,你们最好把钱送给那个富有的房东,让他在他的金色浴缸里玩弄。
问题是,是否真的把钱给房东更好,但钱一旦给出就没了。在互联网时代,我本以为经纪人那种一刀切的0815条款会被傻瓜们所淘汰——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还是经常看到。对于这种harakiri融资,你们最好把钱送给那个富有的房东,让他在他的金色浴缸里玩弄。
ZZuum736 2020-08-06 20:53:29#5非常有趣的是这里的观点各不相同。从切腹到即使没有附属住房也能负担得起。嗯,我该怎么看呢。 情况依旧,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用来偿还贷款。根据网上的信息这是可以接受的,但这里的一些人则完全不认同。嗯……我不知道。 关于父母的话题:我认识很多人在70年代父母出资几万德国马克,这很正常,但我感觉现在不再那么普遍了。不过我的感觉也可能错了。
非常有趣的是这里的观点各不相同。从切腹到即使没有附属住房也能负担得起。嗯,我该怎么看呢。 情况依旧,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用来偿还贷款。根据网上的信息这是可以接受的,但这里的一些人则完全不认同。嗯……我不知道。 关于父母的话题:我认识很多人在70年代父母出资几万德国马克,这很正常,但我感觉现在不再那么普遍了。不过我的感觉也可能错了。
UUnsure 2020-08-07 11:05:53#6用户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风险的感知。而像“收入的1/3”这样的经验法则只是经验法则,并非绝对——它们并未包含名为“生活”的现实。最终,你必须知道自己愿意承担什么样的风险。 只是,“思考”不应被诸如“收入的1/3”或“房租是浪费钱”这样随意的说法所左右。世界远比这复杂得多。
用户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风险的感知。而像“收入的1/3”这样的经验法则只是经验法则,并非绝对——它们并未包含名为“生活”的现实。最终,你必须知道自己愿意承担什么样的风险。 只是,“思考”不应被诸如“收入的1/3”或“房租是浪费钱”这样随意的说法所左右。世界远比这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