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论坛,
这里确实发生了不少变化。我会对针对我的具体问题和建议做一些反馈。
很有意思的帖子,我发现有很多方面和我们的基本情况(收入、支出、地块、建筑成本等)以及看法(收入增长仅视为通胀补偿,职业生涯几乎被认为是“结束”,等等)非常相似。我们只是有幸以1.3%的利率签约,因此每月还款明显较少,这导致了更高的储蓄率。
我认为你们的财务状况非常可行。你的开支掌握得很好,如果优先级有所变化,肯定还能稍微调整下开支。
个人来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总是倾向于独立单户住宅,而这显然在你们的情况中是成立的。
我还想知道那35万欧元的自有资金目前没有产生回报吗?你说绝大部分是短期可用。如果我假设将30万转为活期存款,以3.3%的利率计算,每月税前可得825欧元左右,就是每月净收入大约600欧元。因此你们当前的储蓄率(或收入面)应比你说的更高。这一块当然会在购买地块时动用自有资金后不复存在。
你们目前租房居住,实际上不需要积累维修储备,因为房东通过不可转嫁的房屋费用支付维修费。你可以把每月250-300欧元算进去。十年很快就过去了,第一次重新粉刷及更换几扇室内门等维护就会到期。我们有同龄的孩子,房屋的磨损非常大,维修很早就需要做。房子还太年轻,不是用来住旧的,你们之所以做这些维修,是因为你们希望房屋保持漂亮。
我们甚至每月存500欧元,这些存款也覆盖了内置设备,如软水设备、通风设备、太阳能设备(组件)及供暖组件。比如说,五年后软水设施无法修复,3000欧元的更换费用不会让我们破产。或者是那提到的重新粉刷。
我认为许多人忽略或有意回避这些储备基金,结果当热泵15年后需要花2万欧元修理时,会哭出来。
你们已经做了家庭账本,反映了你们的经验和支出。可以做个假设,如果你们住在独栋房子里,托儿所费用再涨一些,孩子开始上学,需求增加(开销也随之增加)。看看你们的财务是否能够承受这种“并行转移”,或者更准确说,是最大可能支出的“压力测试”。如果有必要,可以把还款比例降到2%,如果某年情况比预期好,再利用额外还款的可能性。
感谢这些有帮助的思考启发。到现在我们仍为当年错过低利率时期某些建房选项而懊恼,因为那些选项并没有100%符合我们的需求。要是当初做了,那现如今利率约1.0%,我们就能轻松规划未来的长途旅行并快速还清贷款。唉,事后诸葛亮。
我们也明确倾向于独栋单户住宅,仅因成本考虑会考虑半独立式住宅。尤其是在购买城市地块且没有指定建筑公司的情况下,与不熟悉的第三方共同规划和推进建设带来了很大的纠纷潜力。
关于自有资金:正确,我们的大部分自有资金存在活期和短期定期存款中,产生相应回报。这在帖子一开始的计算中完全未提及,因为购房后这些收益将消失。坦率说,我目前并没有详细跟踪资本收益——它们只是持续增加自有资本。
我们会考虑维修储备,具体金额还需了解。
我觉得这没问题。
不过你们的预算清单里有一点我注意到了:
每年2994欧元用于度假旅行,卧槽?这靠谱吗?
我们花大约1.5万欧元,甚至不包括长途旅行。
实际上,目前每年大约3000欧元的旅行预算是现实的。我们“有孩子之前”已经进行了很多长途旅行,最近几年带小孩则没太大需求。现在通常每年会去荷兰北海一周,通常再去乡村农场、森特帕克之类的地方待几天。
总体来说,你指出了关键点。如果看看带孩子坐飞机旅行(将来还会在假期期间出行)的费用,会让人震惊。至少我们还没习惯这种开销。关于旅行,我们很清楚有了房贷后要限制自己。像美国或亚洲这样的大旅游无法安排,去南方的团游也不会常常发生。
你们很可能被建议买风险保险,我也觉得这很合理。它在最坏情况下能覆盖贷款额度,保证收入较低的伴侣得到保障。
不过奖金也不少,而且定期发放。虽然计算贷款时没算进去,但每年都有追加收入。你们的家庭账本做得很细,不存在大问题。
附言,AI 10天希腊或西班牙家庭旅行费用远低于1.5万欧元,里面还能含动物园门票及几日波罗的海之旅;)
我们已有相应的风险保险(定期寿险及职业病保险),双方都有。
奖金如前所述,合同不保证,取决于我公司业绩。现实中,年净奖金大概在3000到10000欧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