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信息。很多时候,那个装了新东西的人非常兴奋,以至于他不再完全客观地报告或重新计算。
回水温度是我这里的问题。尽管我用了地暖,我仍然使用较高的供水温度,因为当时我用的是“铜”管。塑料管有一些问题,所以我选择了铜管。由于铜可能会与混凝土反应,当时选择了用塑料包覆的铜管。为了补偿热胀冷缩系数,铜管和包覆层之间留有一些空气。(热传导较差)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为了在偏远区域达到足够的流量,我必须让水流速度稍快,所以回水并不是很冷。地下室的散热器根本没有安装,因为发现由于缺少绝缘,这根本不需要。我自动加热地下室。
由于我当时选择了铸铁锅炉(不腐蚀),这设备现在几乎像新的一样。
关于效率的问题(多年来废气损失标准从原来的约14%降到现在的约10%),我已经优雅地解决了。
这个技巧甚至连烟囱清扫工都不知道,供暖配件公司也说这不可能成功。
我现在能达到标准(甚至低至8%!),所以烟囱工只能勉强接受。
这是一个简单、经济的解决方案,只需要一点DIY技能。
我暂时不会选择冷凝锅炉,而是考虑未来方向,我已经尝试过,但由于选择太多有些迷茫,所以暂时还是考虑冷凝锅炉。(仅仅是因为油价)
80000深度钻井大约9000元,一开始让我很难接受,挖1米深的管道在我的花园里也太麻烦。
“仅仅”钻井除以15年=每年600元,我可以省不少油钱。
——顺便问一句——钻井不会随着年份增长而冷却吗??这会降低效率吗?
顺便说一句:
如果还有读者有一个老锅炉,数值快到极限了,我可以详细分享这“超级方案”。
来自一个“探索者”的问候,他不排斥未来,但对15年的回本期并不热衷,尤其是我从实践中知道,在这期间还会发生一些开始时未曾提到的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