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oni2020
2021-12-15 22:56:49
- #1
这里的话题是关于50岁以上人士的新建住宅。我们应该(不,是必须)关注60岁、70岁及以后的生活阶段。
我觉得这样说太一概而论了,作为一名60多岁的人,我经常对我30多岁的邻居们那种部分顽固的思维方式感到惊讶,但他们似乎很喜欢那样。当然我会提前考虑某些问题,也不会刻意在房子里设置障碍。但如果我用这样的态度去建房,比如年轻时为了孩子放弃漂亮的地板,后来又因为狗、猫等原因不能使用某些东西,结果一转眼到了四十多岁,开始考虑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时的需求,又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设计。人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总能找到各种阻碍的理由……
我听过无数次“我们不能那样做,因为……” 但我每次都会想,真可悲,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者勇敢一点,当然是可以做到的。
我认为,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建一栋充满希望、积极乐观的房子,也可以建一栋充满忧虑和恐惧的房子。
在我看来,这更多是个人生活哲学的问题。
有时候看到这些,我明白为什么新建住宅区里那么少见个性化。我喜欢勇敢的人,就算他们知道自己在某些领域会犯错。
我有三个年长的姐姐,她们都有伴侣,家家都有楼梯。建一层住宅,以及其他适合老年人的设施(我们的无障碍淋浴间尺寸为1.10米×1.2米)当时并没有被重视或关注不足。也因为地块大小等原因,很多事情做不了。目前六个人都表示,如果现在重新建房,会选择像我们平房那样的大小和形式。幸运的是,很多老年人如果重新建房,确实会选择平房。
几乎所有人都会说下次会做得不同。刚搬进来时,我的下一栋房子也会完全不同,但我现在很享受每一分钟。这并不矛盾。但对我来说,房子必须是特别的,为我而设计,不是那种浮华的样子,而是个性化的!
“平房”很受欢迎,那种永不过时的山毛榉木皮壁柜也是,显然那里没什么错,大家对它有点畏惧;我则更倾向于鲜红色的沙发。
不仅如此,到处都能看到广告里那些总是笑眯眯的“银发族”住在刚粉刷好的平房里。但他们其实也可以被拍成坐在船屋喝茶,或者围坐在印第安帐篷火堆旁。
我看到处都是泛化,无论是旅行还是买车,所有事情都被看似安全地保障和调整,最终结果却是什么保障都没有。
我母亲82岁时自愿搬家,我们自己也搬过多次,如果现在这房子不再适合我们,就必须做出改变或调整。在大多数情况下,身体限制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现在有无数辅助工具和选择。多数情况下,主要是心理上的弱点、恐惧和健忘最让老年人感到困扰。
我母亲常忘记关炉灶,或者因为地板不同而在平直的路面上绊倒。她后来很喜欢那个很小的浴室,因为她几乎不可能在里面摔倒,到处都可以扶着……这些问题可以无穷无尽地讲下去。限制和个人的应对方式就像人一样多样。
顺便说一句,我父亲84岁时入住养老院,因为他租住的房子里不可能实现一层居住。也许他本可以在老环境中多待一段时间。
我不了解具体情况,但我认识的案例中,主要问题往往不是房子本身:孤独、害怕、怕给别人添麻烦、固执(包括家人)、有时还有年轻一代的温和压力……(这里也经常提到)
我不认为老年人非得建平房不可,但喜欢的话当然可以。
我父母、姐姐和我曾有一年时间住在一个房间里。我18岁之前都没有自己的房间。尽管如此,我们生活得很好。上大学时住在学生公寓(一个房间)。现在我和妻子及女儿住在70平米的房子里。但确实,住处面积翻倍肯定会让我不开心*请注意,这可能带有一点讽刺*
我曾在一个小而半开放的小屋里住了好几个月,最后在为我们两人准备的200平豪宅里,有时甚至觉得还缺一个房间。只要思想开放,对当下适合和可能的事情保持自由,一切皆有可能。但我经常看到,人们因恐惧而妥协,导致不满。通常这不是钱的问题,钱常被拿来当借口。
我非常希望看到更多多样性和勇气,特别是在新建住宅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