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控住宅通风与热泵:Viessmann vs. Vaillant vs. Zehnder?

  • Erstellt am 2022-11-23 14:12:48

Nixwill2

2022-11-29 08:22:32
  • #1
我一时不清楚确切的金额,但肯定超过10,000欧元。

我只是对组装式房屋的流程不确定。铺设管道必然会涉及其他工种的工作,如果以后出了问题,我估计大家会互相推诿责任……

等我们到了那里我就直接提出来,看看他们怎么反应。

昨晚我又看了一些资料,还尝试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但我放弃了,这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因为结果差异很大,差异大到我现在首先想看看房屋建造商的计算和规划。

我在AIRplan里输入了整个房子,虽然有些选项我不理解,但差异很小,几乎没有。这里计算出的流量值是:
减少通风:146立方米/小时
额定通风:209立方米/小时
加强通风:272立方米/小时

在一个奥地利网站“xxx.komfortlüftung.xx”上也有一个尺寸计算辅助工具,我们这里得出的数值是:
设备最小流量:123立方米/小时
运行流量:306立方米/小时
设备最大流量:429立方米/小时

这里假设的是整栋房子包括所有使用面积和地下室,大致235平方米。

通过AIRplan我至少理解了通风口的分布方式,他们的方案很有趣,也解释了我们合同中通风口数量的由来。房屋建造商只考虑了地下室中两个有暖气的区域,也就是像我们前一页假设的地下室立方米数。要是我们把其他地下室空间也算进去,肯定会带来更高的费用……

在一个没有装修的混凝土地下室里一般怎么做?管道是沿着天花板铺设吗?墙上要打孔吗?
 

netuser

2022-11-29 09:46:30
  • #2


我并不是想反驳你,因为我实际上并不是很懂,肯定还有些方面没考虑到,但是从性价比角度来看,地下室里的通风是不是有点过度了?

当然,全屋的控制性居住通风系统,包括地下室,确实是一种“舒适的提升”。但同时运行也需要费用,我个人会想省下这笔开支,不会让系统在那些几乎不常待的房间里持续运行。
更何况这些房间可能采用了不同的采暖方式,这会降低热回收的效率?
 

Nixwill2

2022-11-29 10:01:19
  • #3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已经有了一些想法,特别是因为我们计划先把这两个带加热的地下室当作“冷”地下室来使用。但既然它们已经包含在报价中,并且希望因此能避免潮湿问题,我们还是想先按计划保留它们。

我这里的想法是,地下室的阀门是否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手动开关?这样做可行吗?当然,最好还能把流量简单地调到最低湿度保护水平。不知道这样的功能是否是标准配置……
 

Dogma

2022-11-29 10:20:45
  • #4

其实这没什么问题,你只需要告诉他们整体和各个房间所需的空气量。还有规定风管内的风速为3-3.5米/秒,通风板处的风速为1-1.5米/秒。根据这些,他们可以计算每个房间所需的通风板尺寸和数量。

地下室通常会打穿顶棚,然后做个石膏板箱子装风口(但别装在门旁边 :p )。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几乎总是地下室只需要那么多风量来防潮,换算下来就是73立方米的0.3到0.5倍(如果地下室有晾衣服或者开派对,取0.5),最多36.5立方米/小时。用一台新风机轻松就能做到,全年电费多花不到5欧元。

建筑风管的成本其实也还好(见上文),但说真的,宁愿多花1000欧元在实实在在有用的东西上,也不愿多花1000欧元买个木纹而不是白色的入户门,因为那个木纹门除了不白以外没啥额外价值。

建筑时通常都是在不该省的地方省钱,或者优先级摆错了。
 

Nixwill2

2022-11-29 10:56:11
  • #5

你能不能对我提到的那些数值说几句话?

我刚刚也在Helios输入了房子,得到的数值几乎和AIRplan的一样:
减少通风量:148立方米/小时
标称通风量:212立方米/小时
加强通风量:275立方米/小时

推荐的设备也是500立方米/小时的,就像你已经建议的那样。

这里设备是怎么确定的?(我之前好像读到过标称通风量乘以2,差不多是这样吧?)

这些数值是按照DIN标准计算的,可能这也是和AIRplan结果几乎相同的原因。你能解释一下奥地利的偏差吗(你了解他们的方法吗)?
 

jrth2151

2022-11-30 11:48:12
  • #6
Vielleicht kannst du dir, falls möglich, die Kontaktdaten vom Heizungsinstallateur geben lassen. Ich habe mir vorher auch komplett den Kopf zerbrochen, was es werden soll. Datenblätter gelesen, Videos geschaut, etc.
Vor zwei Wochen war dann das Erstgespräch mit ihm und ich habe ihm meine Präferenzen mitgeteilt. Zwei Tage später rief er mich an und teilte mir mit, dass die Lieferzeiten bei über einem Jahr liegen. Die Bodenplatte wird aktuell gegossen. Ein Jahr ist also viel zu lang, wenn der Estrich in 6 Monaten schon getrocknet werden muss. Ein halbes Jahr dann nicht weiterzukommen, ist es mir dann auch nicht wert.
Am Ende ist es dann eine Vaillant geworden, da nur diese "zeitnah" liefern können.

Heißt, es kann sehr gut sein, dass du einfach nehmen musst, was du bekommst.
 

类似主题
07.03.2017将地下室连接到中央通风系统?12
29.10.2018决策 控制住宅通风:Helios EC 300 W R 与 HomeVent comfort FR 30112
28.03.2024从走廊到地下室房间的12厘米台阶11
03.10.2024Wolf 通风系统 cwl-2 325 缺失的空气量11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