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2011年,由于地质勘察员(粘土质土壤,可能膨胀和收缩->可能导致建筑物损坏)的建议,我们对房屋(12x11.5米)进行了如下基础施工:
- GRK 3的土工布
- 至少30厘米的碎石基层,以获得所需的“垫层模数”,压实度需通过加载板荷载试验验证
- 10厘米Floormate 500-A
- 30厘米抗弯刚度混凝土板,使用WU混凝土
(之后我们放弃了用沥青纸封边混凝土板的做法,因为WU混凝土在该厚度下根本不会渗透)
----------
我们的车库必须单独(条形基础)打基础(尽管建筑师最初设计为连续基础……)以
a) 避免热桥,
b) 获得干净的边界收口(碎石必须在抗弯刚度混凝土板至少突出30厘米,并保持一定的坡度)
--------------
重要提示:整个工程中,接地线必须从现在漂亮隔离的混凝土板中引出!!
---------------
保温材料花费了4千欧元以上,但我们节省了封边的费用。
--------------
外墙采用Poroton砖,内墙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所有都没有在底板上使用保温砖。
-----
一层地板结构:20厘米(地暖),其中10厘米为保温层
-----
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初也没有人能直接回答我们,但我们自己做了功课,得出以下结果:
节能:
如果参考网上的计算示例,底板下的保温永远不会从经济角度划算。
去年冬天,我还没完全安装围绕底板的外围保温(房屋入口处还需为阶梯浇筑基础),结果发现:保温部分非常寒冷,只有混凝土板的暴露部分温暖。由此可见,尽管内部有10厘米保温,整块底板还是被加热,热量肯定大量流失!
但冷凝点的形成更为有趣!
底板下的保温将冷凝点向外移动。
也就是说,地板区域几乎可以排除霉菌生长的可能性。对我们来说这也许没那么严重(实体结构),但对于木框架结构来说肯定不太理想。
--------------
希望这位非专业建筑爱好者的信息对后续决策有所帮助。